【原典】“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译文】
了凡自述没有儿子的六个原因。
其一——水至清则无鱼。过分的喜欢干净反而不近人情。
其二——常常生气发火。
其三——我爱惜名声,不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其四——说话太多伤了元气。
其五——喜欢喝酒。
其六——喜欢熬夜。
云谷禅师说:“以上说的难道只是科举功名吗?上天不过是按照每人原本的福报来进行,哪里曾经加入过一丝一毫的主意。
你现在既然知道自己以前的错误,从前的种种行为,就好像昨日已死;今后的种种行为,就好像今天的新生:这就是超越命数的义理再生的新身体。
(了凡的不良习惯,听上去是否觉得很耳熟?有一种明明就是在说你我的感觉。比如无法做个情绪稳定的人,比如喜欢熬夜,爱喝酒,爱吃零食。)
最简单的事实,往往最难懂。
01.繁衍与进化。
这篇内容值得细细推敲地方很多。让我们从进化心理学,个人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读一读。
身体繁衍力——在人类的生育黄金年龄,用最自然的方式生育孩子是最经济的选择,至于其他手段都是辅助。
心理繁衍力——当每个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意识到,生命中的可能性正在一点点消失。年轻时一些想做没做成的事,可能永远也做不成了,一些想在一起而没在一起的人,可能再也不会在一起了。
害怕过那种“一眼能看到未来”的生活。可是到了年纪以后,很多人的生活就真的一眼看到了未来。看清了生命的本质,有意回避死亡和衰老带来的恐惧。(总是会看到上年纪的人,轻则打扮的花里胡哨,买昂贵的奢侈品;重则产生婚外情,外遇出轨,屡见不鲜。)
解决方案——并不是追求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的转变。
所以,繁衍就是我们在生命的各个时段需要完成的个人心理发展课题。既发生在家庭的领域,也发生在工作和社会领域。
02.
云谷禅师道出了真谛。
总结为16个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看清真相,继续战斗。
享受百金产业的人,一定是百金的人物——繁衍感的本质是奉献,是我们把自己奉献出去,让自己成为繁衍的一部分。
正如《贫穷的本质》的——我们需要现在付出行动,但回报却发生在未来。
昨日种种,如水东流,不再想它;今后种种,改过自新,超越命数,再生义理之身。——看清真相,继续战斗。
(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但改变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如果知道而不改变,还不如不知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