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9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一场招聘会之后,感觉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机缘巧合下,稀里糊涂创业了。
当时的想法很时髦,现在这样的店也没有见着。
我们几个朋友聊天时,觉得现在的人压力都很大,都有一些内心最深处的秘密需要找人倾诉。一旦给了认识的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全感。找网友倒是一条路子,但是见光死这种事,也不是一件两件了,也存在风险。
一个心灵倾诉室的想法,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了。
二
一张桌子,中间一张帷幔,隔开了相对而坐的两个人。
帷幔必须遮挡的严严实实的,同时能够听到彼此的声音。
桌子上一盘零食,可以是瓜子花生、杏仁糖果、梅子辣条。再配上一杯饮品,饮品得特制,普通奶茶还不行,至少是鲜榨果汁。
有了视觉味觉体验,还得来点轻音乐,舒伯特的《小夜曲》勉勉强强合格吧。
服务员呢,男的全是马天宇,女的全是林志玲,声音那叫一个嗲,一个柔啊。我们预测男性顾客会更多一点。
哦,忘了说,为了起到引导开导顾客的作用,咱的服务生得会一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
这太特么难了。
三
创业的虚荣心在作祟,我们的想法越来越实际。
另外一方面,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暂时没有工作的学生,也鼓励填写自由职业,方便托管档案。
凭着在学校积攒的那么些人气,找了一二十号人,少则八百多则两千,凑了一部分钱,跟朋友合伙,盘下一个店后,我们做成了不折不扣的餐馆。
没有特色、没有逼格、没有竞争力,甚至连个店招都没有(我们店在二楼,从一楼建了个楼梯上去,招牌比较高,一般人看不到。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城管没有来拆除违章建筑,与现在比起来,还真是幸福多了)。
筹备开业期间,一个月从150瘦到了128,妥妥的减肥明星。
重点是,我们邀请了几个学妹用丙烯作画,软装了墙面和假窗,在北门堕落街,还真是独一家。
难过的是,学妹大学时的爱好随着工作和生活,渐渐远离,只有插画、手绘板这两个词,深深刻在了我的回忆里。
四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日均流水2千,一月6万,一年72万,纯利10%的话,一年也能整个七万块钱了,这还只是刚起步,未来一片大好。
每天打烊后,在二楼百来方的阳台上,我们胡吃海喝,洗尽一天的尘埃,然后回宿舍呼呼睡去。
秋冬季节,最惬意的时光,就是靠着栏杆,将风车插在竹制的栅栏上,看着风车打转,透过风车,是楼下马路边卖烧烤的姑娘,她面容姣好衣着亮丽,矜持的我们,还不懂搭讪为何物,那个瘦个子男生已经霸占了她的美。
五
如意算盘落空。
不懂后厨、不懂前厅,没有实战经验,只有理论制度的支撑。餐厅的经营每况愈下,有时候只能做三四百的流水。
现在人人网还能找到校友的评价。
12月份,经过分析,我跟朋友说出了转店的想法。睿智的长辈说了一句话,我很赞同:“钱已经亏了,人不能再亏在里面了”。
六
看不清你看不清我自己。
讲好了转店的几种可能性之后,协商的结果是,转店后,将现有债务还清,再按照原有投资比例分配剩余钱财。
朋友说可以,但是需要再考虑下,我又赶着回老家过年,于是打印好的协议,成了口头协议,埋了一个雷。
春节期间,朋友变卦了,说转店收入先按照比例分,再平均承担支出和债务。
查了合伙法之后,冷静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同意了。
开年后,我找了份工作,还住在餐馆附近,偶尔也会去吃饭。
某一天,去吃饭时,零头的一块钱,朋友的妈妈也找我收取时,我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势利或者说不通人情世故。
我的股份还在啊!
七
2010年的告别没有仪式。
春暖花开的季节,朋友继续经营着这家店,几个月之后,店子关掉了,后来的处理过程,他没有跟我说,我也没有问。
再后来,他找了个女朋友,跟女朋友在原餐馆几百米的地方开了一家几平米的豆浆店,一天可以卖一两百杯,有时也会寒暄一下,不提过往,不再深交。
搬过几次家、换过几台电脑、使用过多几个邮箱之后,老照片无法找回了。
墙上的腊梅假窗,二楼阳台的竹制栅栏,两张一米八的大圆桌。
记忆却未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