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大施,我在格鲁吉亚买了一辆二手车,打算用两年半的时间来一场穿越欧亚非三大洲的自驾之旅。来到格鲁吉亚的第七天,我抵达了第比利斯老城。
上一期咱们说到,我在格鲁吉亚的旧车市场花了六天时间,终于以6300美元的价格买到一辆二手车,开着来到了首都第比利斯。这意味着,从此刻开始,我的自驾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四战之地,饱受蹂躏
在过去的1700年间,第比利斯所在的外高加索地区都饱受战争之苦。这里的战略位置非常特殊,它被黑海跟里海夹在中间,北边是游牧草原,东边紧挨着波斯帝国,南边是阿拉伯帝国,西边是拜占庭帝国,它的位置恰好处于各方势力的交叉点上,不同王国的军队总是在这里兵戎相见。
在你攻我打的战争中,第比利斯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外来民族的入侵。它先后被蒙古人攻陷,被帖木儿人洗劫,被突厥人占领,被波斯人焚毁,直到19世纪被俄罗斯帝国兼并,这里才逐渐安定下来。
有时候我觉得,第比利斯的地理区位很像三国演义中的荆州,把持着交通要道,看上去左右逢源,可一旦卷入各方纷争,也必然四面受敌,永无安宁之日。
脱离俄罗斯,全面倒向欧美
在被俄罗斯统治将近200年之后,格鲁吉亚终于在1991年宣布独立,之后在美国的援助和渗透下,更是全面倒向了北约和欧盟,渴望被西方阵营接受。
这种理念上的全盘西化,即便是我这样的游客也很容易感受得到。比如,美元和欧元在这里可以直接用于交易,而且似乎比本国货币更受欢迎。
车牌方面,格鲁吉亚也完全仿照欧盟国家,除了没有那圈儿金色的星星之外,其它部分几乎没有差别,此外这里还有以“欧洲”命名的广场和经常出现的欧盟旗帜,这些都好像在提醒人们,格鲁吉亚已经和曾经的历史彻底划清了界限,随时做好了加入欧美大家庭的准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过,从颜色革命之后的这些年来看,格鲁吉亚似乎并没有迎来新生,国家的经济发展依旧缓慢,贫困率也居高不下。
尽管有些街道光鲜亮丽,但当我走进老城深处,就发现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崎岖狭窄的街道两侧是破旧的民房,月收入仅仅110美元的第比利斯人生活依然拮据。
不过,抛开经济层面的问题,我倒是更喜欢在这种烟火气十足的地方闲逛。
外族轮番统治,留下了不同文明的烙印
千百年间,外来民族的轮番统治,给老城的建筑打上了不同文明的烙印。
罗马风格的房屋给人的感觉是典雅厚重
奥斯曼风格的帷幔阳台看上去浪漫有趣
阿拉伯风格的镂空凉廊精致考究,珐琅玻璃窗在阳光下闪烁着梦幻的颜色。
除了这些造型别致的老房子之外,更多的还是苏联时期建造的方块楼。
这些楼房会在临街的墙上开一个门洞,门洞后面是黑黢黢的廊道,连接着里面狭小的院子。
很多楼房也就只有三四层,从紧凑的布局和泛黄的窗棱,大概可以想象到住在里面的感觉。
政府加紧拆迁,老城或将成为历史
现而今,第比利斯市政府也在加紧拆迁,不少老房子正在消失。
身为一个游客,我很难评价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崛起漂亮的高楼,但那些洋溢着市井气息的生活场景可能也将不复存在。
视频版游记正在各大网络平台持续更新,搜索作者“行游大施”即可观看,也可检索我的**号:“行游大施”或“shi-huadong”,查看全部图文游记和旅行纪录片。
作者简介
大施,本名施华栋,科研单位高级工程师。2016年辞职,一个人,七大洲,1500天环球旅行,将“乘风赶朝暮”的行游生活作为青春纪念。曾任旅游卫视《行者》栏目嘉宾,《远方不远》系列旅行纪录片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