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群文课后的感悟
开发区第三小学张振宇
一场“读写诵一体化课程联盟”年会,宛如一股清流给这脾气暴躁的五月带来些许清凉,让整个夏季变得温馨舒适了许多。原本以为两天不能上课会落下很多课程,影响学生的学习,直到结束后才发现,原来只要教师成长进步了,学生就会获得更大的收益。会前带着些许抱怨步入会场,会后满载成长收获离开会场,个中欷歔不足为外人道也。
首日,虽说几位老师讲的都很精彩,但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滨城区三小盖婷老师的《周瑜—英雄还是小人?》一课。原因很简单,我喜欢三国!我打小就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不喜欢按照大人设计的线路行走,虽说在棍棒之下身体选择了服从,但是内心却仍然保留革命的火种,而火种在初中时慢慢的燃烧起来。自此之后喜欢上了读小说,一发而不可收拾,尤其爱读神话志异、历史类的小说。曾经幻想自己以后会成为一位历史老师,现实却多放逐了我一小段时间,或许是因为我读书不够精细,只是粗览一过、钩沉揽玄而未经深思,最终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不过今天的这堂课却让我感觉非常有意思,让我全神贯注投入其中。
课前,盖婷老师让学生齐诵《朝代歌》,随着孩子们抑扬顿挫的朗诵声,让我仿佛置身于岳麓、应天等书院中,成为那个站在窗外偷听夫子授课的书童。学生朗诵完毕,老师开始引导学生步入正题。从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名著节选课文入手,问《草船借箭》选自哪篇名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三国演义》。然后老师抛出另一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你最讨厌谁?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周瑜!周瑜!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讨厌周瑜,老师总结:“周瑜对付诸葛亮,处处耍心机,尽显小人之态”并进行板书“小人”。说实话,在老师讲到这儿时,我有种想告诉学生们“周瑜并不是这样的人”的冲动。随后,盖老师让学生再读三篇文章归纳人物特点,这时我才大体猜到这堂课盖老师要教给学生什么,有意思,有意思的很!剩下的课,我是带着悬念听的,我特别想知道盖老师会如何让学生明白“尽读书不可尽信书”这个道理。随后盖老师通过对三篇文章的写作年代分析,让学生明白了“随着历史的推移,不同年代的作者笔下周瑜的形象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形象会不一样呢?接着盖老师又从《三国演义》、《三国志》、《三国志评话》这三本书的体裁入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正史,什么是演义。随后又通过补充的资料告诉学生周瑜被黑,不仅是文学创作的需要,也有一些政治原因,因为明朝理学盛行,‘正统’思想深入人心,因此拥刘贬曹在当时也极为盛行。蜀为正统,则魏、吴便为乱臣贼子,难怪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曹操、周瑜等被黑的如此厉害!解决掉这几个问题之后,盖老师又引用了唐太宗、章太炎、弗朗西斯的名言,告诉学生“读史在于古为今用,为了更好地借鉴昨天,把握今天”,至此,整堂课圆满结束。
课虽已结束,但我的思考却仍在进行,或许是我想的太偏,我总觉得把周瑜换成曹操来上这堂课更为合适、更加有意思。或许小学生对周瑜不是很熟悉,但是在看过假期循环播放的《三国演义》后,肯定会对曹操印象深刻。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说他是英雄的,有说他是奸雄的,在《后汉书·许劭传》中,许劭曾这样评价曹操:“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然《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却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句子的诗人又怎会是一个奸诈的小人呢?实在是难以让人相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又能说谁说的不是对的呢?或许历史也正像这句拗口的话一样,让人难以理解,但却也正因此而充满无限乐趣!
说到古诗,让我想起了靳志勇老师在课后对这堂课点评时提出的一个建议:“也可以用不同年代的古诗来进行对比,看看不同朝代的诗人是怎样评价周瑜的!”在听到这个建议时,脑子里浮现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绞尽脑汁的想了半天还是没能再想到其他评价周瑜的诗句。于是在晚上后我认真查找学习了一番,不得不对靳老师说一个服字!知识储备量着实丰富啊!确实如此,从各个朝代诗人的诗词中,能明确体会出这堂课最后所阐述的这些道理。除杜牧的《赤壁》之外还有很多或褒或贬周瑜的诗句。例如:
唐代诗人胡曾《题周瑜将军庙》中写到:
共说生前国步艰,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武旌旗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唐代诗人王周《赤壁怀古》中写到: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宋代诗人徐钧《周瑜》中写到:
一举灰飞赤壁船,托名助汉岂私权。
如何不放蛟龙雨,欲断刘家一脉传。
宋代诗人陈普《咏史下·周瑜》中写到:
乌林侥倖数帆风,便傍吴船向蜀中。
刘葛关张无寸土,肯容公瑾擅江东。
在认真读完这些古诗,明白诗句的含义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以前就如同那井底之蛙一般,总是觉得自己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不知道天外有天!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太多太多!而在第二天听了靳老师、郑老师、王芳老师的课之后这种感觉便越发的明显。他们比我多的不仅仅是教学经验,还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永无止境的求学心!
或许,对于我来说,这次年会的最大收获莫过于此。一次年会两天时间让我知道了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明确了自己今后要走的道路。正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永无止境,只有让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成长,才能上好课,教好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