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孩子共享权利的第一步---有限选择❤
有限的选择体现了和善与坚定并行的理念。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曾说:“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向孩子提供选择。”我们经常命令孩子,向他们发号施令,因为我们懂的、经历的比孩子多,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去做,而不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想法,原始动力都是“为你好”,无论表达有多婉转,实则只有“你听我的就好了”这一个内涵。
当孩子在两、三岁发展出自主意识的时候,最经常说的话是“不,我不要!”或是“我就要!”,这两句话经常让父母头大,然而此时的他们在学习的是与父母分离,他们想要自己做主的独立感,说“不”意味着孩子的心智在正常发展。
随着孩子自主意识的增强,父母频繁使用命令式的沟通手段会让矛盾激化。那么,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
父母和孩子共享权利的第一步——有限选择
赢得孩子合作的关键在于——用选择来替换命令,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不仅仅是换一种说话的方式来套取孩子的“是”,而是父母真正要改变观念,放权给孩子。
比如说,家长问孩子:“你要三分钟以后刷牙还是五分钟以后刷牙?”孩子说:“我要十分钟以后刷牙。”既不是三分钟,也不是五分钟,那么,你就需要衡量这个选择是否合理,合理就同意。如果孩子说我不要刷牙,家长得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累了,但是不刷牙不是选择。”说完就闭嘴微笑,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坚定。
在给出选择以后,家长可以加一句“你来决定”,别小看这四个字,这四个字足以赋予孩子力量。“你来决定”意味着父母开始尝试放手,信任孩子有能力为自己做选择。得到父母信任的孩子,更愿意自主地做出选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年龄越小,能承担的责任就越小,所以家长一开始提供给孩子的选择应当是少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才有能力胜任更多的选择。
贴士
1. 家长在提供有限选择时,需要保持心态平和,采用和善而坚定的语气,不要用命令和指责的态度和孩子沟通,因为有限选择的关键在于互相尊重;
2. 给予选择的范围要根据年龄来调整,年龄小的孩子缺乏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能力,因此父母需要提供具体的选择;
3. 家长需要清晰界限,底线在哪里?哪些是可以放权给孩子的?
4. 提供给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的选项。
孩子的收获
1. 做决定是自己的事,孩子发展出了责任感;
2. 做选择让孩子有主见、更自信;
3. 在平等的沟通模式中,孩子学会了同样平等的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