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段泥,究竟是什么样的
先和大家说一下什么是老段泥:
老段泥指的,并非是陈腐多年的段泥,而是指与明清时期的作品相仿的段泥,是一种成品的质地效果。
明清时期的老段泥,由于当时炼泥手法受限,所以炼制的泥料大多颗粒粗犷,并不会过多的进行去杂和吸铁质。所以它里面通常会有很多伴生矿。
而这也成就了老段泥的古朴与纯正,显得作品颗粒质感比较丰富,层次感很好。
老段泥原矿
不难看出,老段泥的原矿,它表面有黄色的锈斑、石斑,这是原生矿里面自然形成的,并不是由于长时间放置氧化而成的。
接下来说说老段泥的特点:
特点一:它有丰富的颗粒质感和较好的层次感
老段泥本身含有较为丰富的云母和石英,所以成品上会有白色或银星或者灰色这样的颗粒质感。引用明朝周高起在《阳羡壶茗系》中的话:“陶则白沙星星,宛若珠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壶身表面有星砂点点。
特点二:它有宽广的烧制温域
老段泥的温域比较宽广,有的甚至可以跨两号半左右。
以下面三把壶为例,最左边是窑温最低的,最右边是最高的,而这两把壶,它的烧制温度跨越了2个标号。
而这样的泥料特性,保证了它即便高窑温烧制,也不会出现瓷化和过度结晶的现象。
要注意的是:自生的老段泥和人工调配的,存在着细微的差异。
主要看它的颗粒有没有融合度。如果用放大镜去看的话,会发现原生矿,它的颗粒之间没有明显的棱角,而人工调配的则有明显的棱角。
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老段泥有老段泥的古朴老味,新段泥有新段泥的时兴功用,只要所调配的泥料都是好泥,且调配得当,那成品也自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