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之学习笔记:
1,
拖。
有的人,你给他哪条道,他也不走。
结果就只能为情绪所驱使,情绪漫游。
到最后,路越走越窄直至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就慌不择路,慌不择路就走向绝路。
评论:
林则徐离职广东,继任者讨教与英国人相处之道。
林则徐说:秘诀就一个字:拖。
作为满清政府开明者,仍然是一个拖字诀,如何不挨打?
今日港岛一地鸡毛,仍然是某些人拖而不决之祸。
2,
每个人说的话,背后都包含了他的观点、情绪和利益。
领导者要善于分辨,把他们的观点、情绪、利益分解开来,分别处理。
既能有利于工作,也能照顾他们的情绪,平衡他们的利益。
评论:
港岛管理者,边疆大吏也。
没点儿事,不足以彰显能吏之能。
没点儿事,不足以调动四方资源。
没点儿事,不足以上下资肆无忌。
点儿事闹大了,则情绪失控,推脱责任,还不忘抓点利益。
3,
只有那些知道运用感情来影响群众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
观念只有变成情绪,才会发挥作用。
权力做好事不够,做坏事却绰绰有余。
破坏很容易,建设却很难。
评论:
民族主义者,是可悲的,因为自己实在没有任何值得宽慰的价值,所以才会以所谓民族这个集体价值为自己刷存在感。
在煽动情绪的运动中,总会有这样的神逻辑:
不要逻辑,只要G点。
不要推理,只要情绪。
不要理性,只要口号。
不要对错,只要国骂。
以虚无主义和道德高地为盾牌,反正没有逻辑。
简言之,凡是敌人的,我们就坚决反对。
洋人不好,洋烟洋火洋车也不好。
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如《动物庄园》里动物整齐划一地喊着:
四条腿好,两条腿坏。
一旦泛政治化思维蔓延,眼里全是敌人和汉奸,这距离芙蓉镇,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睁眼,醒了。
港人,经济属性远大于政治属性。
可是有些人醒着,却装做睡得很香。
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他会不停地换个睡姿,让自己看上去睡得没那么难看。
偶尔很萌。
60年前,时年二十四岁的尊者,漏夜出走,回忆起来一定觉得那时的自己很傻很天真。
4,
焦虑,一焦虑就乱动作。
他在做出判断的时候,也并不是很肯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他焦虑。
焦虑就要有动作,就要改一改,就要动一动。
所以,决策的很多动作都不是有明确的目标和逻辑,而是决策者在缓解他自己的焦虑。
评论:
做咨询有一法宝:
企业主有焦虑,就缓解焦虑。
企业主没有焦虑,就制造焦虑,再缓解焦虑。
5,
恒大地产,搞粮油,搞冰泉。
恒大对粮油有任何见地吗?没有。
就是老板的战略焦虑,要转型,搞得一地鸡毛,又去买贾跃亭……
这背后都是老板的战略焦虑。
那么多了不起的企业,那么多杰出的企业家都会因为战略焦虑而乱动作。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就一厢情愿,就要试一试新方法,于是就走了弯路。
评论:
国企的问题在于每年都必须增长。
一年没有增长,董事长就坐不住了。
所以,你看茅台这么好的企业,也焦虑。
怎么办?
茅台啤酒茅台红酒茅台乳酸菌饮料茅台矿泉水……凡是枝枝叶叶都必须产出,为千亿做贡献。
茅台,千亿之后怎么办?
这事,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6,
投入不够,往往是事情办不成的主要原因。
而情绪总是会驱使人们选择投入最小的方案。
一说“多快好省”,个个都开心。
却忘记了这又多,又快,又好,还省钱,在逻辑上是不能并存的。
评论:
力不到不为财。
营销上如果只有一条真知识,那一定是:
杀鸡用牛刀。
7,
决策总是情绪大于逻辑。
即便有逻辑,也需要情绪的参与,才能完成决策。
而执行动员,也是动员大家的情绪。
情绪怎么来的?
就是看到了一个他期望的理由,一个利益,他就被吸引过去了,智商立刻降到0,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没了。
评论:
做烟草有一秘诀:smoking moment。
做产品也有一秘诀:一 key ok。
8,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是心理常识。
如果别人手里有枪,你千万不要挑战他的情绪,被击毙是大概率事件。
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忌惮。
评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9,
福煦以准确的眼光看到战事最重大而简单的本质,并加以排序:
首要是英法两军的团结和联系,
其次是保护海峡和港口,
第三才是保卫巴黎。
贝当认为巴黎最重要,是受了情绪的干扰。
杰出人物能使自己的思想超越心中最珍贵的诱惑,看清真理的灯塔,找到安全的航道。
评论:
焦虑之后,很容易不顾一切的想当然。
10,
很多的决策,没有道理,全是心理。
没有逻辑,都是情绪。
而心理和情绪,往往是超过道理和逻辑。
光是学道理和逻辑,没有用。
为什么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因为人生本来就不是由道理所决定的的,而是被心理和情绪所控制和牵引。
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者谓之和。
讲的就是情绪管理。
最后的话:
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
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
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