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第36篇文章《借镜一所成功学校的校本教学模式》中,王绪溢博士向我们说明了使用信息融合技术能有效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打破传统教室的沉闷,引导教育的新走向。但是在信息融合过程中,政府及学校等在推动过程中过于注重硬件的投资,对于技术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适配以及教师素养等较少关注。王博士强调,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性教学用具,入课堂的重点在于教师们应关注教学本身,而非这些教学硬件。结合共读的内容,我谈谈实现从关注“技术”到关注“教学”,构建适配的校本教学模式。
一、理解533模式。533模式将合作学习法和同伎教学法向融合提炼,包括了课堂教学5环节,以学定教3反馈,问题解决3途径三部内容。这里的5环节将传统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时间进一步细化。在每个教学环节形成反馈后进入到课程的核心部分:教学选择。以学定教的形式能快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建立下一步的学习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无定式的思维方式,一举多得。533模式可让教师在教学初期掌握快速高效的方式。上杭一中根据学情和学生学段特点,探索出适用的校本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构建校本教学新模式。王博士在34篇文章中说过,传统的编序式教学教案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形态教学的缺点。在新形态教学下,学生获取知识、加工和处理的方式更加多元,此时要求教师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反应。533教学模式实践课堂的成功也告诉我们,根据学校学生的情况、学科的特点将既有的模式提炼发展,打造出教师自己的课堂新模式,专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精心备课,多元教学。在文中提到的533模式、366模式中,教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不断融合。以小学科学为例,在进行驱动型任务时,学生的问题解决方式尤为多元,教师须根据自身经验和大量的课前调查将各个数据进行梳理、分类以及预测,精确地做到“备学生”。
编序式教学或者多元信息教学,都是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从各个优秀的教学案例中不难看出,良好的校本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专注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在更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下,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在不断向前推进,我们可根据学校的特点打造出切实有效的校本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