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上生长的力量
儿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是每个小孩子最奢侈的希望。希望父母亲买套新衣,希望父母买些糖果,希望父母带着我们去花廊剪个美美的公主发……
年二十开始,大家就会往墟镇跑,大人们把能卖的东西抓紧时间,趁着年前大摔卖,好换点年货。
现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如一杯白开水般,无盐无味。回忆起儿时的年味是如此的浓郁甘醇。
放寒假,预示年就离我们越来越近。小时候,记得非常清楚,是母亲让堂姐带着我去赶墟。堂姐比我大十岁,能骑凤皇牌二八杠单车,母亲非常信任堂姐,每年年前赶墟都把我交给堂姐,让她给我装扮过年的行头。
村子里,和堂姐年龄相仿的姐妹们都会相约一起去赶墟。这些小姐姐都比我大,唯一我是堂姐的爱妹,她才愿意要我和她们同行。
我坐在堂姐的爱车后座里,双手紧紧环抱着痩弱的堂姐,穿过一个又一个村落,颠簸着骑行,堂姐熟练的骑行技术是我当时羡慕不已的。
堂姐她们骑着车,嘴里唱着邓丽君的《甜蜜蜜》。嘻嘻哈哈,拌嘴斗智斗勇,故意你蹬快一点,她踩慢一些,姐妹们互相追逐,互相笑骂。
路上许多大人,有的挑着编好的菜筐,粄筐,箩筐。有的担着糯米,大蒜,姜茶。有的在牛车里拉着青菜萝卜……他们正匆匆往墟镇赶。走路的,骑单车的,拉车的,虽然田埂路駁崎岖不平,但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喜悦,看着脚下的路,走得很坚定,走得踏实。
那赶墟的场面是永远都忘不了的,当时的我只及堂姐腰。去到镇上,大家把单车放在有专门保管的简易蓬里,就开始真正赶墟了。
只看到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丁字形的街道被人潮堵得水泄不通。摊档里的售货人吆喝着自己的物品价格实惠,质量保证。音像铺里放着当时最流行歌手邓丽君,韩宝仪,费翔……的歌曲,喇叭放尽音量,音乐和人声鼎沸混在一起,振耳欲聋。
我紧紧拉着堂姐的灯心绒外衣,生怕跟她走失,其他小姐姐你推我攘,在人群里被有些男孩有意“踩脚跟”,小姐姐们嬉笑怒骂娇嗔,特别有意思。
摊位上各式各样的物品琳琅满目,对联高高挂在蔴绳上,一眼尽收:家和万事兴,六畜兴旺,出门大吉……你想要的好兆头字画应有尽有。
堂姐挾着我的臂膀,在人群中侧身蠕动,她最大的任务是带我去买新衣服。好不容易我被堂姐连拖带拉去到卖衣服档。一样人山人海,大多数是大人带小孩买衣服。你一句这件多少钱?他一句那件多少钱?老板手忙脚乱。孩子们试试这件,摸摸那件,眼神里透出笑意,散发出快乐。
堂姐往往眼光独到,看到适合我的就马上叫老板用撑衣架卸下来,叫我试,非常佩服堂姐,每次她看中给我的衣服一试都恰好合身。然后她就和老板进行讨价还价,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老板还是服了堂姐的三寸不烂之舌,笑容满面的把衣服卖给我。此时此刻的我心中开着一朵怒放的雏菊, 愉快、幸福!
堂姐又用手臂围着我的脖子在摩肩接踵中前行,我的眼前只看到赶墟大人们的腿,一阵一阵拥挤过来的人们,把我挤得有点气喘吁吁。
好不容易来到卖糖果处,色彩斑斓的糖纸包裹着各种口味的糖果,特别让人垂诞三尺的大白兔糖,看着看着不由自主的吞着口水,咕噜一声到了喉咙深处。堂姐又拿出她的“杀手锏”跟老板讨价还价,老板收起他的“回马枪”,娴熟的称起糖果,收钱,包装,一气呵成。
哈哈,糖果终于成为唇舌之间的美味。而买糖果的人们还在各自挑选,万人空巷,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
很难抽身而出,离开卖糖果处,堂姐又带我去剪发。发廊里座无虚席,大人小孩静静等候,老板忙到手抽筋,只看到老板手中的剪刀铄铄在响,为大家理去烦乱之丝。当时就流行学生装(即齐耳短发),无论好看与否,就这样流行着,真的是时代的产物,无力反驳。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一个真正新的开始,是一个除旧迎新、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节日。正如洒扫庭除、铲去杂草,表现了中国人对未来一年美好的希冀。
如今,再也见不到如此盛况的街道,现在网络发达,网购代替了人们出门到实体店购物的欲望。
年味一年比一年冷清,人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那种美好,让人身心愉悦的赶墟过程。孩子们也不用盼过年才能穿新衣,吃糖果,每天现在都如过年。
儿时的年味总是那么让人隽永难忘,悠远但深刻!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www.greatytc.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