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不可或缺。叶圣陶先生曾经告诫我们,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样的相机,在课堂中的表现方式即如前所述的即兴:如在学生相互交流、质疑甚至相互争论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集体性的错误想法和走向,教师要适时的纠正;可能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教师要机智地启发,可能课堂秩序一时变得混乱,教师要及时地维持纪律。又如学生发言后,教师对其发言中精彩的部分提纲契领的强调,对其言说中不明白之处跟进追问,或组织进一步的思考。这些都是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审时度势作出的介入性点拨与引导,或是对学生精彩想法的放大,或是对学生表达不清的明晰,或是对学习内容中重点、难点、关键点的聚焦,或是对学生学习中疑点、误点的关注,或是对凸显对方法的提炼、思想的感悟。
要注意的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不抢着讲,学生讲清楚的教师尽可能不重复讲,学习的过程不应当像暴风骤雨般拳击比赛的过程,而应当向舒缓的连绵的打太极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