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大亨王健林说:“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说,我先挣它一个亿。”这是被媒体断章取义后的话,引来不少网友非议和自嘲。看了鲁豫采访的原视频,王总的“小目标”是基于成为首富的说法,这就合理多了。
今天,我们也将定个一年小目标:如何通过通识阅读来提升自己?
为什么是通识阅读?这就要说到通识教育,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Liberal Studies)也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和通才教育。从名字可见应该是一种大众化的教育。
在《易经》中,有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大概近似于通识教育的要求。而西方通识教育思想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自由人教育”。在近代,中外对此多有研究和讨论,但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二十世纪中叶到至今,无论是耶鲁、哈佛等世界知名大学,还是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等,都在通识教育中,试图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视野,使其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成就“全面发展的人”。
二、为什么要实行通识教育?
教育,一般分类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它们是教育的两个方面。
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已基本全盘西化,尤其是生物、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仅剩下语文、思想品德等少数鸡肋课程还有传统的味道。到了大学,大家接收的基本是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的目标就是面向职业,而这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质量又比不过高职高专,导致到了高年级纷纷去参加社会上的技能培训,加入考证大潮。
通过第一个主题的讨论,我们可以明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简称科技知识)的来源,主要是世界各大实验室,技术中心(研究所和企业)以及先贤。科学家们从提出假设,反复实验,到得出结果、发表论文,再到获得科学界的普遍认可,最后编入教材,一个科技成果常常需要30年~50年不等的时间才会和普通人见面。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学习的科技知识至少是前辈们30年前的成果,甚至更早。以这样一种滞后的知识去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匹配度,不得不说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困境。对于这样一种状态,就断定说是知识落后了,则是浅薄的。准确的说,这是课堂知识学习和工作需要之间在建立联系时,遇到了困境。事实上,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点毋庸置疑,甚至是一种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
然而,只学习科技在19世纪末就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自然科学的诞生有它自己的土壤。由古罗马和希腊城邦文明,到文艺复兴,再到科学革命,三次工业革命,以及当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待定),这是一脉相承的。只学“奇淫技巧”,这可能也是我们至今都鲜有世界级重大创新贡献的原因。
正如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所指出的:“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只能做些技术活儿。虽然近几十年来,有很多国内培养出的杰出高材生出国,他们在专业方面非常突出,但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原来没有全球化,独居世界一方,而现在中国人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凸显优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
教育是一个关乎个人生活品质与国家命脉的制度。这里,不去探讨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我们仅从个体出发,问问自己:若有机会和方法,自己愿不愿意改善当前状态,并对未来趋势做一些判断,有所准备。
其实,我们对照自己的四年课程计划,在公共选修里应该能发现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相关课程模块的安排,这其实就是通识教育的部分安排。然而,无论课程内容选择、课时长度安排、上课形式和师资力量,对于达到一般性的通识教育目标都相去甚远。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全人”(Whole Man)。这里的全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指“好人”(Good Man)、善良正直的公民(Good Citizen)和有用的人(Useful Man)。
通识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自由传统和人文传统的传递。无论是单方面的信息获取,还是具体的技能和才干的发展,都不能给予我们维持文明社会所必需的广泛的思想基础。没有人能够否认“获取信息的重要性”,但是即便一个人有着良好的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同时还能够用好几门外语进行读写,也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健康人格、准确价值观和良好习惯的的人,进而也就无法追求到持续的个人发展和幸福。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世界很复杂,而我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太单一,又怎能应对呢?除非回到深山老林不要出来。(第一次主题讨论“知识的界定、分类和产生”有助于理解这里。)
在过去的五十年,随着美国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的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随着我国十多年前提出的经济转型到近两年的万众创新,这都要求教育内容将向通识教育的转型,以满足未来人才的需求。
当毕业后,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绝不仅仅是身边的同学,甚至也不是一个学校的校友,而是不同学校的同龄人。如果不能在刚就业时就跑过比我们更好的学校(统计上讲,首次就业的质量更大程度决定于学校的知名度),那么在就业后的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是我们赶超的时间机会。而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上,有一个机遇,我们是否有资格能把握住?这个资格不会是偶然,也不可能是天上掉馅儿饼。而是思考和行动:思考力决定行动力,行动力练就能力,能力支撑选择。就如要跨过一条鸿沟,只站在悬崖边那么一想,一蹬就能跨越吗?先得考察鸿沟:能不能绕过去?若不能,宽度怎样?能否人力完成?若能,是否一下子就能跳过去?需不需要练习助跑和减重?跨越的日子要不要挑选?避免逆风什么的...... 这都需要提前做功课。
我们现在的状态,不是我们的昨天行为造就的,也不是去年的行为造就的,而是5年前,乃至10年前的行为造就的,同意吗?
于是,我们可以如此说:任何时刻表现出的从容不迫,都是因为提前做好了心智和能力上的准备。
所以,愿意为自己投资吗?
从现在。
以上。
三、怎么做?
按照目前一流大学的安排,完成通识教育,需要强大的师资,以及长达2年累计3000小时的阅读、讨论及课程论文训练(这还不包括他们中学阶段就得到了相关训练,部分中学在课程体系里已加入通识教育)。而我们,两样都并不具备。
所以,接下来,我们主要以自主阅读和写作的形式进行,辅之以线上分享和讨论及线下聚会。每周需要拿出不少于5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这真不是过分的要求),当然越多越好;以及每周2小时的讨论时间(或提交文字版个人总结)。这样下来,一年我们会有360个小时的学习量,再加上大家多少都有基础,重点放在体系化自己的零散知识背景。在以后的生涯中再有意识的加以完善。
一年积累后的变化,不容小觑。
我们主要以阅读形式开展,因此我称之为通识阅读。
前期刻意做了三次主题讨论,并最终明确了一些事,这是对论述上面的话题(节一和节二)做的准备。
不加缘由的命令是粗暴的,这也正是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在大学,我们接受教育的状态。那么多人厌学,甚至导致“读书无用论”这种反智的说法曾一度流行,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开展这个阅读,我要说清楚为什么做,这是我认为的良好的方式。我没说清楚,是我的水平不够,欢迎来进一步探讨;若说清楚了,但你不能同意,我要骄傲的说后续不要一起玩儿啦。同时,笔者也想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完善和迭代,毕竟你们推介的很多书我也不曾读过,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收集到大家分享的书目——7个人共计30余本书。经挑选,并加入我个人的书目后如下:
大家看了书目,基于你们之前的分享情况,我猜会有一定的陌生乃至慌恐。第二次主题讨论“聪明的定义和改善”会给我们以信心——我们有智慧和能力去接触这些陌生的事物。
请大家选择自己的一年个人提升书目并回复公号后台。回复格式,例:人文学科《百年孤独》《艺术的故事》《死亡》,社会学科《论自由》《人类简史》《一课经济学》,自然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我们将根据选择进行分组学习。
完成选择的人,方可进入下阶段,我们将重新建群。不加入的,我们只会分享学习成果,而这些结论网上并不缺乏,大脑的能力不仅仅是记背(我们已经记背太多年来;再说,记背能力再强,能比得过计算机吗?),仅仅知道答案的学习是不足为道的。
我们将得到:
1)每个人独立完成阅读9本书,再加上他人的分享和参与讨论,一年下来实际获取的远不止9本,这取决于参与的人数;
2)360小时的坚持,几乎每天一小时,在各位的已有人生中,恐怕只有睡觉这件事做到了,我自己也是。看看自己能不能被自己的坚持所感动;
3)收获一份一起努力的经历和情感;
4)我们将适时组织旅行,在旅行中学习,到时我们就拥有另一个更酷的体验——游学;
5)看不少人都蛮关心创业。在这一年学习中,我们关心社会,将不可避免迸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点子,并因此萌发创意和行动从而去创业,这个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当前,为了创业而创业,鲜有好点子和好案例,很多都是复制。不妨尝试此种方式,我有信心!
坚持,这是在第三次主题讨论里有所涉及的。
只有时间对大家是平等的,相信积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