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一个名垂青史的名字,一代万人敬仰的情僧。
夜深人静,点一盏青灯,捧一卷诗集,烛光摇曳下,读仓央加错的情诗,感觉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一缕缕清幽的梵唱,一朵朵盛开的青莲,仿佛此刻置身在庄严朴实的经殿里,念一句佛陀,焚一缕檀香,抛却了往日所有的烦忧。
那一日,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仓央嘉措是我最敬重的佛教诗人,很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到上师的诗集,那一刻,心中的敬意便油然而生,朗朗和谐的韵律,柔美质朴的文字堪称是世间上最美的情诗。
于是,从此痴迷他的文字。每每思绪沉静下来的时候,静心品读,情到深处的时候,内心肃然,便会反复感叹这是一个怎样多情的男子,才能写出如此多情的诗句。
佛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仓央嘉措是一个多情的人,情根深种,却始终求不得,注定他悲情的一生,偏偏放不下,放不下心爱的姑娘,放不下心中的追求。
网上曾经有流传这样一句话说,仓央嘉措能够同时被所有的人深爱,但是他却不能爱我们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人。
的确,天降大任,或许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上天就注定了他今生的命运。
我很喜欢旅行,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要去西藏走一走。一个人,带着一种朴实的信仰,踏上心灵的旅行,去仓央嘉措的家乡寻访当年上师传奇的足迹。
我曾”芳”心暗许,若有来生,便要化身为一女子,为他痴,为他狂,为他白首。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作品中,上师的情诗是中国藏族文学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的光辉如同西藏旖旎绝世的风景一样令世人瞻仰和膜拜。
我写的这本《随缘录》,主旨也在于歌颂一个“缘”字。同时,也是渗透了我对生命的一点点体会,完完全全来自于心灵最真实的感知。
《随缘录》的整理与创作,反反复复,断断续续,写作的过程花了很长时间,作品也修改了很多遍,恍恍惚惚,青春的岁月就这样悄悄流逝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存在,作品也是一样,缺憾总是会有的,凡事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只有做到尽心尽力,才会无愧于心。
人可以追求完美,但是并不可以过分苛求。《随缘录》的创作,耗费了自己不少的时间和心血,虽然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对于自己的这部作品,我只想说我已经尽力去完成了。
《随缘录》采用的是情诗的形式来写的,我比较喜欢诗歌,因为诗歌富有韵律和节奏,更容易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而且诗一般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虽然篇幅不长,有时甚至寥寥数语,却内涵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我只想写出心中向往的缘分,写出纯粹自然的爱,写出生命真,善,美的存在,虽然写的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内心倾注的情感是比较真的。
佛说,万法缘生,皆系缘分。《随缘录》引用了许多佛教的一些诗句。以及一些名人的著作名言,在此提前说明一下,后续会有注释。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本书所颂扬的主题爱情,都是来源于一个“缘“字。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因为有缘才能相聚在一起,彼此成为了亲人,朋友,或是情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所以,世事往来,离合悲欢,得失成败,一切还是随心,随性,随缘吧。
本书共情诗一百首,寓意着“百年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