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九八还是九九年的事了。
那时我在县城郊区的一个小学教五年级语文,当时小学还没施行六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离家比较远,骑自行车大概十五里的路程。当时通往郊区的路,还没铺水泥或柏油,每逢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由于年轻,工作热情很高,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我骑着车去学校,从没耽误过一节课。
记得那年大概五月二十几号吧,五年级都已经举行小升初的毕业考试了,毕业考一结束学生都回家过暑假了,直到八月二十几号,初中才开学呢!当时麦子刚收割过,夏季最繁忙的日子已经过去,孩子们在家也没事可做,父母们忙着下地薅草锄地,没空管他们。农村的孩子大都比较野,下河摸泥鳅,游泳,寻田鼠,捉知了,再不然就抱着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整天不出门。总之漫长的假期,孩子们是不知道看书学习的
我第一次产生给学生补课的念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那时我还没要孩子,住在县城,整个暑假也很无聊。就有了给学生补课的想法,也想挣几个零花钱。
和数学老师商量了一下,她也欣然同意了。
我们的收费标准并不高。有缴十块的,也有缴十五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缴二十是最高的,也寥寥无几。收了大概有二十五个学生的补课费,都是我们自己班的学生,也有邻村的两个学生,总共三百多块钱,我和数学老师平分,每人得了二百块钱不到,那是一个月的酬劳,但已经令我们喜不自禁了。
给学生补习语数外三门功课,都是初一的课程,补课班就设在学校。那时年轻,我浑身是劲。数学老师只教数学,其他两科都是我担着。一天两晌,我俩轮晌交替上课,以便于在家吃饭。学校没有设食堂,平时学生也都是回家吃饭。村子小,学校不大,学生也不多,从育红班到五年级也都是单班。一个学校也只是一百多个学生。我现在担的一个班的学生都快赶上当年的全校人数了。那时我教的五年级也才只有三十一二个学生。
学校没饭,但有一个电烧水壶,老师们课下是可以喝到热水的。
最让我忆起的就是,补课期间我在水壶里煮包子的事情。
记得早上在家带了包子去学校,中午放学后,又累又饿,于是不急着回家,也是等着数学老师来学校了,我跟她交班。这个期间,我就拿了电水壶,灌了半壶水,用两根折断的筷子横在水壶里,当然横亘在水壶里的筷子要高于水面,然后把包子放在两根筷子上,一次只能放下两个包子。还得紧紧地挤在一起,放平稳了,不会落到水里。插上电源,一边烧水,一边加热包子。水开了,包子也热透了,一举两得。运气不好的话也会有不幸发生,那就是等拿掉壶盖的时候,却发现筷子上的两个包子都成了落汤包,正在裸泳呢,并促狭地向你挤眉弄眼。一壶开水顿时也变成了一壶菜市场。
艰苦岁月的艰苦生活,最令人难忘。当时觉得很苦的日子,至今回忆起来却觉得津津有味,口舌生香,而又意蕴悠长,别有一番情趣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