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位置是十分尴尬的,他和强大的秦国为邻,不断的遭受到其它诸侯国的侵扰,除了申不害变法的十几年里享受了太平盛世之外,也就只有韩非子这个法家集大成者值得一提了。除此之外,我看到的就是不断的被攻伐,战争上的不断失败国土的不断沦丧。
韩国的国策也一直是在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摇摆不定,好像是搞平衡的高手,其实是被几个大诸侯国当猴耍,国土被慢慢的餐食存在感越来越低。
韩昭侯继位后,他有了变法图强的想法,啥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郁郁不得志的申不害,两个人,一个是君权旁落的君主,一个是郁郁不得志的能人,两人一拍即合。目的不同目标一致,韩昭侯要强大的韩国,要称霸天下,申不害要法家术治在某个国家推行,向世人证明自己法家术治才是法家的正统。这里我想到了秦孝公和商鞅,韩昭侯和申不害之间也是绝对的信任。
申不害变法的十几年恰恰是韩国最为稳定的十几年。其它的日子里,韩国总是处在一种内忧外患的境地,不是被其它诸侯侵略就是内部发生政治动荡。连宋国和郑国这样的小国都想骑在自己头上拉屎,可见韩国在诸侯中的地位,一个软柿子谁见了谁捏。
韩昭侯的信任让申不害可以大展拳脚,在申不害执政的十几年里,韩国达到了国力的顶峰,这和韩昭侯与申不害是分不开的。变法期间韩国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整顿吏治,加强君权
韩国一直疲弱很大原因在于君权旁落,权力过于分散,大臣的权力太大,君主缺少对于大臣的制约。因此申不害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整顿吏治,当然他还是需要支持的,就是韩侯的支持。具体做法在史记里没有提及,但是从申不害的《申子》中可以窥见端倪。
法家的慎道和商鞅已经成功了,势治和法制都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分别帮助了齐国和秦国走向了称霸天下的道路。现在就差申不害了,在理论上他一点都不比另外两位差,需要的就是一个土壤,让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在韩国申不害看到了机会,在韩昭侯这里申不害找到了能让自己实现抱负的人。
法家术治的核心就是对吏制的整顿,重点在于术,即措施和手段,举贤任能加强对于干部的考核和任命,对于不能胜任的官员予以撤免,同时限制贵族特权,使韩国的君主集权统治得到了强化,从而使国内的政局逐渐稳定。
二、锤炼新军、富国强军
枪杆子里出政权,韩国多年来一直被各国欺凌,源于韩国一直没有一直新军,军队的战斗力低下,没有和诸侯争霸的资本。因此,申不害出于对外兼并战争的需要,重视整军备战,积极编练新军,同时大力支持兵器制造业的发展,使韩国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兵器制造业的发现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达到了富国强军的目的。通过新军的锤炼,达到了震慑他国的作用。十几年间韩国都没有受到他国侵扰就可以看出,各诸侯国知道主动讨伐没什么便宜可占,这个软柿子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好对付了。
三、奖励耕织,巩固国本
在经济方面,申不害鼓励多开垦荒地,多种植粮食,是韩国的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国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乃国家的根本,巩固国本就要让农民满意,鼓励他们耕织,同时也为国家的国库增加了收入。这是巩固国家的根本的做法,明代朱升给朱元璋建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百姓满意了就会把自己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知道国家的政策好,要支持国家的改革,因此做到了内部团结一致,这也是十几年韩国没有收到侵伐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君名臣贤百姓归附,外敌不敢侵伐。
但是申不害的努力随着他和韩昭侯的去世而土崩瓦解,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术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具体原因有三:
一、术治的核心在于君主,在于君主控制百官的能力,这就要求君主要十分强势并且有驭人之能,而韩昭侯之后韩国就没有出现过英明的君主,因此术治就没有了根基和土壤。
二、术治依靠的是君主的个人能力,才能做到让臣子摸不透、猜不着,而不是依靠制度和法律,这就注定了他没有延续性,因此在申不害和韩昭侯去世后就无以为继了。
三、申不害的变法主要集中在整顿吏治和锤炼新军上,对经济上的改良有限,就是所谓的没有形成先进的生产力,这就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自然不能持久。
申不害和韩昭侯,一起创造了最强的韩国,也一起目送韩国在争霸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因为无以为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