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解读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一、是非曲直谁评说
教育是一个公共文化领域,教育的公共性决定了教育问题需要作为公共的论题加以思考和讨论。本文假定,所谓“课程人”指的是围绕课程改革的公共论题发表主张和意见的专业人员或是大众媒体人员。这样,大凡各级学校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干部和教育记者所发表的课程言论,均属讨论之列。近年来,这些课程人围绕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的问题,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论战。这是好事,因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所未有的进展。
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归根结底涉及利害关系的重新调整。因此,来自旧观念的挑战,来自旧体制的挑战,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挑战,来自新课程改革实践本身的成长、成熟过程中的暂时失衡所带来的挑战,使得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充斥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乃是必然的。是非曲直谁评说?这就不能不牵涉到课程人的社会责任的问题了。
二、社会责任岂能忘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凝集了本土改革实践的经验,而且体现了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课程改革是在承传我国基础教育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借助学校课程的重建、课堂教学的重建、学校文化的重建,推进课程发展的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过程。然而,在“改革纲要—课程标准—新课程实验”各个环节之间,总会存在某些落差的。不能因为课程标准或者新课程实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连它的改革大方向也给否定了。设置教育实验区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借助改革实践的过程,去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缺点和错误;去求索解决这些问题、缺点和错误的策略,从而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课堂教学的转型,积累实践依据。因此可以说,围绕改革实践中的这些问题、缺点和错误,发出不同的声音,辩论双方才可能分享对方的智慧,终究有益于我们共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的健康发展。这正是作为课程人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和而不同”的教育民主的境界。
三、风物长宜放眼量
教育现象千姿百态而又千变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认识、不可驾驭。关于课程改革的大方向问题争论了二十几年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约定俗成并且写进了刚刚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成为全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还要没完没了地胡扯下去?应当说,结论是明明白白的。那就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不可调和的两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和教师教育改革工程,就是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号。因此,今日讨论的话题应当围绕素质教育实施的策略问题展开,不能老是回到几十年前当初论争的原点上纠缠不休。当然,课程改革的专业性非常强,“在从事一切改革与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凡学校的改革是无比繁难的社会事业。无论哪一个国家,学校教育总是浓缩了该国的一切社会与文化的元素的。学校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单独的改革,教育改革的推进不能游离于该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构成学校的一切成员倘若不建立起彼此信赖合作的关系,那么,任何改革都不会取得成功。倘若每一位儿童的尊严和学习的潜能得不到尊重,倘若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性和献身性的实践得不到尊重,倘若每一位家长对于教育的期待和多样的认识得不到理解,以及学校中持续地激励和帮助每一位儿童学习的亲和力在这些成员中未能得到培育,那么,学校教育的改革是实现不了的”。我们课程人唯有贴近世界学术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前沿,贴近学科重建前沿,才能真正持续地发出自己的专业的声音,才能真正回应新时代“概念重建,课程创新”的挑战。
从基础教育课程到教师教育课程都面临严峻的改革课题。唯有改革,才是教育发展之道。某些人不去把握国际教育科学的新进展,不去领会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也不去体悟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生机勃勃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却危言耸听地叫嚷“课程改革否定知识,取消教育”,“千万别以为‘新课程’能拯救教育”,实在是匪夷所思,倒是该引起所有课程人警惕的。
针对教育,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程改革为教育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终身发展及老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