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现阶段,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还是要经历中考和高考两大“鬼门关”,之所以这么说,那或许是因为在某个层面上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学习中有很多同学在学习时总会有偏科现象,就和偏食总是爱吃自己喜欢的一样,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成绩就考的很好,而有的科目却一落千丈,惨不忍睹。
而在这里作为一名北大毕业生的我,一名曾经提起数学就畏惧的我,来谈谈对高中数学如何快速提高成绩的看法。真的没想到数学会成就我的大学梦,北大梦!现在想想都好似做梦一样,呵呵。
写这个文章,让我又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这里一笔带过,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有想了解我的蜕变经历的,如果有缘我会告诉你)小学的数学课那会倒是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初中时数学还不错考上了我们这边的重点高中,偏科可能是在高一时,当时的数学老师记得很温柔,态度和蔼可亲,成绩也不错。
到高二时,换了个老师,脾气古怪,对数学也产生了厌恶,成绩开始走下坡。(我们属于那种重点高中,试题也很难)记得高一时小测100大多时候都在90以上,而高二成绩就到了80分左右,到了高三题目难度加大,高三上学期月考小测150我也只能得80分左右,能上3位数始终是我的奢望。其中的细节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这主要是给同学们说下我的经验:
数学要想提高, 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做多少题,而是要认清自己的薄弱点,学会跳跃!什么是跳跃呢?跳跃就是先挑大分中的薄弱项来攻克,其次就是分值稍低的薄弱项,直到把薄弱项一点一点的啃完。再每啃一项后,就要总结,记录下来自己对该种题型的思想与理解。
记得我周围有很多同学都是,做题效率很高,每天做很多题,遇到不会的题,看答案,根据答案去猜测摸索解题思路,然后做下一题,这样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收获甚微,甚至是事倍功半!
下面具体跟同学们说下,如何快速提高高中数学成绩:
一、基础是前提,首先得有一定的基础。
无论干什么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提升,必须有基础。不然进阶到一定的水平,也会遇到瓶颈。这就犹如盖高楼必须要把地基打好一样,不然这楼也起不来,即便能盖起来也一定不牢固。数学也一样,只有打牢数学基础,才能够把高中数学好,同样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让数学快速提高取得高分,打好基础是最关键的!
只要有了基础不管是高二同学还是高三同学,想快速提升数学其实也不难,就看自己是否可以坚持下去,是否有一套科学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去学习,所以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什么困惑或者什么想法,都可以找肖博老师聊聊。
二、产生成就感,爱上数学题
其实只要对某件事感兴趣,再加上坚持,很容易就会成功的。那么怎么爱上数学呢?这就需要去找到由数学带来的成就感,才能体会到从中带来的乐趣,进而喜欢上数学。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就会觉得数学其实并不难,形成良性循环。而有些同学可能基础较差,当进阶到一定深度时,感觉简直在听天书,别说喜欢上数学了,听到数学两个字可能就会头大,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后来我和我同学沟通了解到的。
三、跳跃式学习,这也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项
跳跃式,上面已经说过。就是攻克薄弱项由大到小的一个学习过程,我称之为跳跃式训练,或者叫跳跃式学习。也可以把目标分解实现跳跃,比如:
先及格,考到92分,再过百,然后再10分一档,目标就实现了。我们通过几次月考和小测,要对自己了解,对自己薄弱项了解!我们要知道,高中数学教科书那么多,加上习题册就更是恐怖,可高考数学卷只有22题,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在剩下的时间所要练的,就是在高考必考点中,找出自己不过关的,各个击破!
我们把高考卷子分解开来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就这三种类型。
选择题题目不太好确定类型,每一套试卷选择题都会有不同的考点,填空题亦如此,不够典型。在此我先讲解答题,也就是大题。
以广东卷为例,很固定的五大类型六大题,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结合压轴题,还有一题不确定,理科是函数题,文科是应用题。
我们来做如下分析:
把大题部分分解成这几大类就好办了,一般来说,概率统计,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这三题难度是比较低的,如果你要120分,这三题必须保证全部拿到分。
如果你在这三个当中有弱点的话,就要进行专项训练。
那么如何进行专项训练呢?我刚才说过了,绝对不是捧着厚厚的专题训练册,一题不会,看答案,抄答案,然后做下一题。我们要挑题做,挑的就是高考会考的题型!
我在高三下学期,所有的专题训练册都扔到一边了。我买的是本省的历年高考题(这个是为了感受题型变化的惯性),以及本省各个地方的模拟题和考试题,这两种做完了,也可以做所谓的专家预测题。注意了,关键词有两个,本省(题型不一样做了也白做)以及套题!
当然,套题买回来了,绝对不是要一套套的做,这是5月中旬之后再做的事,不要提前定时做整的套题,这种作法只是为了让你习惯考试的氛围和思维,20天足以。
之所以要买套题,是因为里面都是高考的题型,而这种题目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专题练习册里面,很多题型都是高考不会考的。
比如函数专题,里面的大题就是只涉及到函数知识,这种题目不一定简单,但一定不会考!只会浪费你的时间!
但各个击破还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我发现自己立体几何不过关。那么我就要把所有套题里立体几何的大题找出来,专门用几天把它做完。做的时候,注意相同类型和解法的题目不要重复做。
举个例子,之前我那种异形棱柱题很差,就是那些全部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很难建坐标系的那些棱柱。所以我在立体几何专项训练的时候,正方体的,正棱锥那些容易建坐标系的题目我统统不做,只做自己薄弱的。
立体几何我只做了三天,保证大概会考的类型我都做过并且掌握方法,以后都没有难倒我的立体几何题。
这就是最有效果的专项训练法:用高考的题型来做专项训练!而解答题的训练,就需要多下功夫了!
在这之前我必须先给你们灌输一个观念。高考,就是拿分,不管你会不会,拿到分,就是本事。会的题目一定要拿满分,不会的题目,就要蒙分,抢分。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解答题的前三题,数学想要上120的同学,这三题一定要几乎拿满分。而后面三题,也许就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得了。但是,想上130的同学,在这三题里,也要保证能拿到25分。这三题一般是解析几何,以及函数导数综合应用。
先讲解析几何,这个题型是我最头疼的。计算量大,运算复杂,有的题目非常难想到方法。在这里我就以此为例,教你们如何应对自己无法克服的弱项。
当时我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数学就是130,我数学基础不好,再往高我可能就很难做到了。这个目标实际,但离当时的80几也有距离。
我把130拆分开来,综合自己的能力,得到下面的计划:选择+填空满分不能错;前三道大题不能扣分;而压轴题我大概只能拿到6分,也就是扣8分;
倒数第二题能做两问,扣4分。而算到解析几何,一般是两问,就算我不做第二问,也不会影响130。
为什么要这么大方放弃解析几何第二问的7分呢?我前面说过了,这是应对不可克服障碍的方法。
当时我没少练过解析几何,但是练得再多,我发现到了考试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办法在15分钟内做完整道题。而解析几何第一问一般简单,3分钟就可以做完,但第二问浪费了我太多时间,还不一定做对。
所以我以后练习解析几何的时候,全部不练第二问。考试时,若是第二问不是简单的吐血,我都不会去做它,免得浪费时间。这就是我的另一个方法,确定不可克服的弱点,放弃它。我说的放弃,是绝对要有针对性的放弃。比如我的目标是130,我就可以在保证其他题目会的情况下,固定的放弃2小题,平时就不练习确定放弃的题型了。
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时间和提分的比率。毕竟时间有限,要把时间放在提升快的部分。
四、财富积累总结
为什么说是财富积累总结,其实经验往往就是财富,经验的累积就是财富的积累。
下面讲讲重头戏——函数、数列、导数的综合应用,便会对总结有十分深入的理解。
这一部分题目往往是难度比较大的,但我不主张大家放弃它。它的特点就是难想,但是一旦想到,解题就比较快。而“想”,却是我们平时可以训练
的。
比如一题以数列为主的综合应用题,做多了题目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往往第一问就是求通项公式,这是数列题中最典型的一种题型,也是高考热点。
就算是压轴题,第一问一定都不难。而这种通项公式的求法,高考中会考的方法只有几种。至于哪几种方法,我告诉了你们,你们也不会用。只有自己找出来的规律,才能在解题中运用自如。
那么如何去自己寻找解题方法呢?我就可以在这两天,把手上所有套题中涉及求通向公式的题目全部找出来。只做那一问,其他不做。
也许第一题你不会,好,看答案。之后绝对不是把答案抄上去就可以,而是要一步步的看,去理解。
第一步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二步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直到整个过程都明白了,再把答案盖上,自己再做一次。
自己都能做出来了,那么你就已经理解这一题了。但是不够,最后你要做的是总结,不依赖这道题,用文字把你整个解题的思维写下来,比如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比如当时我总结的一条:
在题目出现一个双数列项关系等式的时候,求通向公式的方法就是
1、求出一个较明显通向公式(一般是等差或者等比数列),
2、把第一个求出来的数列项合并到一边,3、把1中的通向公式带入等式,求得第二条通向公式。
当然我这个只是一个示例,不一定对,但是要你们能够把经典题型总结成这种文字的普遍规律。下一次再遇到这种题型,把规律往里面套,就可以了。
这种总结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而且在化学大题更广泛的适用,在讲到化学的时候我也会再次提到它。有不少同学问,什么时候该作总结。这这里就做出回答了,当你发现一种新的题型的时候。
当然很多同学会觉得这样做题非常浪费时间。没错,当时我试过一题做了一整个晚修。而我之所以让你们做套题,就是要你们有对高考题型的敏感度,知道哪种题型有可能考,哪种不会考。
这种总结方法,一定要有针对性,就是要用在高考常考的题型上。尤其是三角函数,概率问题,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求解析式,数列问题中求通向公式以及求和,这几种高考次次必考又搞不出新意的题型,屡试不爽。
但是你要说那些综合性强,难度大,又没见过重样的压轴题最后一问。我告诉你,我也没办法,这种题目我平时也不会练。花一晚上时间搞懂一个难题,好有成就感啊,但是有什么用呢,你又撞不上原题。
五、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一个人要懂得即便自己水平再高,也不要忘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的强弱看跟谁比较,切不可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这样迟早会栽跟头。
说到这想到了我一位高三同学,他的成绩小测月考基本都在120以上,但高考却考了105分。或许你会说高考没发挥好,但我知道在他下半学期临考前一个月曾说过一句话:我数学不用再看了,稳稳的140以上。或许他说这话时,就已经暴露了他的心态,已经骄傲自大到一定程度,小看了高考,结果与985、211失之交臂,在第一时间知道分数后看到他痛哭流涕,惋惜不已。
自己虽然在解某些题型上很擅长,但也有薄弱的地方,多与在此项擅长的同学交流解题方法,培训数学思维思想。一旦有了一定的数学思维,那么你就能稳操胜券了。有问题请与老师沟通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