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来自“阿兰读书锦囊*畅享群”的一位特殊书友,喜欢她的文章可以在文末链接“畅享群”二维码,也欢迎你加入我的读书社群(文末有详细介绍)。
书友说:她曾幻想在浩瀚的宇宙,能贡献什么
这位书友是80后残疾女孩,名叫“君妍”。小时候家人发现她无法行走,患有脑瘫。之后一直由家人无限关爱地照顾,因自己无法自理,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成为了“宅女”。但是君妍深深地爱上了阅读,写作,喜欢有关文学的一切,目前还喜欢上了思维导图,总之书籍陪伴她度过了大部分时光。
阿兰推荐语:之所以入选君妍的文章,是因为她的文章带给我们力量与心灵慰藉。是因为我看到她的坚韧不拔,她虽然无法行走,但是读书可以让她走更多的路。意志坚强的她,永远不会服从命运的安排,有生命就有希望。阿兰衷心希望你,用读书筑起幸福的人生路。
本文内容已征求君妍的意见。
文:君妍图:阿兰编辑:君妍和阿兰
今天,我分享武志红心理学套装(共四册)的一些语录,武志红这部心理学的第一章标题,就吸引我了,我被序言的第一句感动哭了。我决定把它读下来。
1.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2.成为你自己
3.我们渴望做自己。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文中小标题,是我自己写的,也是我读后的一点感触。)
01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墙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墙,它不可能坚硬到“足以抵抗一切打击”,但却具备另一个功能:将我们圈在其中,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大的力量。
然而,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并与其他人建立起真爱的关系;也只有看到更大的力量并顺从这个力量,我们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并获得真正的解脱。 这些“墙”可能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或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也可能是来自他人的否定和看法。
但是,要突破这些“墙”,我需要勇气和决心,去尝试、去学习、去接受挑战。02 换位思考,用怎样的逻辑看对方?内心中都藏着很多自以为是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一个比较稳定的想法都是自以为是的,并且,对这些自以为是的想法,我们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执着。
即便最消极的人也一样是超级自恋的。所谓绝望,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了”,而是最严重的自恋,也是最大的执着之一。
绝望的核心是不甘心。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用自己的逻辑看对方。结果,越爱时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时就越坚持自己的逻辑,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
03 人生真相给我们的另一种馈赠
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
因为,积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坏习惯是一个人人格的一部分,接受它才能更好地改变它。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有大量的“同道”。相信许多人有这种体验:一场大病、一场灾难或一场意外的死亡,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态度,使得我们明白什么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这也是悲惨的人生真相给我们的馈赠。
04 越恐惧的事情越重要
许多恐惧所传递的信息是极具价值的。事实上,我们越恐惧一件事情,那件事情背后隐藏着的信息可能就越重要。
我们最恐惧的,恰恰可能隐藏着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答案。在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难题和阻碍,会让我恐惧,这时我需要积极思考、不断尝试、不怕失败。如果我们能够打破心中的“墙”,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便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05 善恶的新理解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分为二的,善与恶对峙,又相辅相成,它们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成立,健康的人,就是能将善与恶比较好地整合的人。
君妍说:她曾幻想自己穿上华丽的衣服,穿上高跟鞋,探索世界的样子
【感悟】武志红老师这套心理学套装,或许是今年上半期最触动自己心灵深处的一本好书之一。可以直接地进入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它就像是一种独白,对那些不敢触碰的,不愿面对的自我独白……。张海迪曾经说,“人就像一部机器,残疾人就像部分零件损坏一样,不能因此就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大有价值的。”命运对我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也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唯有读书让我走更多的路。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