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句名言: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初读觉得很平常,但慢慢品味,就越来越喜欢。对照自己,我先是做到了后半句,后来才慢慢领悟了前半句。
欧老师的前半句,我想是其读破万卷书走尽万里路之后得出的真知,绝不是那些庸碌之辈闭门造车能想出来的。因为,要得出这句话,必得有一番经历和见识不可。就像佛家说的三境界。第一境界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与第三境界的“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咋看起来没什么分别,但一个“仍”字就道出了真谛,见识毕竟不同了。
玩个文字游戏,对于欧老师的前半句话,我一开始是这样的:我曾经未有读书。
具体来说,这个不读书的年龄段是在16岁之前,也就是高中之前。有必要较真一下,这篇文章里所说的读书皆不包括教科书,单指那些被老师看到一本没收一本的武侠小说、言情故事、杂志、连环画等各种课外杂书。
那时候不读书,最主要的还是条件不具备,无书可读。有大把的时间,但兜里没钱,且小镇上没什么书店,不似城里的孩子,有许多书店可去,有零花钱可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读书本之外的书的意识。就是有条件,大人也不许,因为觉得那是闲书,于读书学习无用。
同学皆来自农村,父母忙于农活,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习,是好是坏只能看自己的造化。既是农村来的孩子,就谈不上什么天赋异禀,大家都一样。老师除了拿着课本照本宣科,根本不会跟我们分享他求学的经历,更不会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激发我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对未来的憧憬。统统没有。
我小时候有些内向,甚至木讷。家庭条件一般,除了书本上的知识,没有机会接触到任何课外书籍。后来考上高中,进城去读书。跟城里孩子一比,知识面差了一大截,才知道农村的孩子缺了什么,才知道课外书的重要性。
这一时期,除了教科书,几无书可读,精神世界极度贫乏。唯一能提的就是看过几本连环画,还是家父出外打工捡来带回家的。破旧不堪,被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借给人看我都要跟在后面,陪着人家再看一遍,看完直接还我。
从上高中开始,到大学毕业的七八年时间里,我从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长成有自己意志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的成熟稳重的青年,这一阶段有关读书的体会是:曾经我有未读书。
上了高中,进了城,接触了更多的东西,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对于潜藏多年的读书的渴望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光是课本早就满足不了我的欲望,我开始租书、借书、买书,利用上课时间、自习时间、熄灯后躺在被窝里的时间读各种杂书,戏剧、小说、言情、名著。
进入高二后,文理分科,被告知要备战高考,考大学,高三就就更不用说了。我刚刚爆发的读书欲望再次被遏制。
后来读了大学,慢慢自己开始买书读,到图书馆借书读,看到图书馆巨大的藏书量后,我震惊了,原来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书可以读。后来我读书的速度远远被买书的速度甩在了后面,未读的书越来越多,但看到好书还是忍不住买来,据为己有,就是不看,摸着也是好的。知道有书在身边,随时可以翻看,心里就格外踏实。
这一阶段的读书,从一开始的盲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偏好和习惯,不再饥不择食,而是有选择性地去读。读自己喜欢的,自己认可的书和作者。
从大学毕业到现如今,工作后的六年间,我先后换过三份工作,迁徙过一座城市。随着生活阅历的加深,我对于读书的认识慢慢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对读书的体会是:书有未曾经我读。
读书的范围越来越窄,会把喜欢的作者的书全读一遍,甚至对某本醉心的书会读上不止一遍、两遍、三遍......《红楼梦》我读了三遍,《读库》我正在读第二遍。而对那些不喜欢的书从不接触。渐渐也养成了识别好书的能力,一本书,单从封面设计、书名、出版社大致就能判断好坏。若再翻上几页,就可以斩钉截铁地对它下一个定语。
这时候,才真正明白“学海无涯”四个字的含义。我想欧老师在一千年前,一定也是有感于“书是读不完的”这样的大实话,所以才有了那句谦虚求实的“书有未曾经我读”的名言。而这句话,只有真正读过许多书,走过许多路的人,才能怀着满满的自信,在暮年回首一生的时候平静地说出口。
谈到读书,我忍不住想说些题外话。很有些读书人,以为读了几本书,就翘起了尾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逢人就炫耀:你读过XXX吗?待得到对方否定的回答后,就喜不自胜地开启了现学现卖模式。非拉着人家把书中的情节再重复一边不可。倘若对方的回答是肯定的,且反问他一句,你有没有读过XXX和XXX?他立刻就现了原形。
我很赞同老六说的一句话,读书是很个人的一件事。你读过的书,别人没义务一定要读过,更没义务听你在那唾沫横飞地复述一遍,做一个文化二道贩子的听众。
还有些人看到你买了书,或知道你有读书的习惯。就会有意无意地问你都在读些什么书,单纯如你,回回都如实相告,次次都要全盘接受诸如“那书我读过,一般”“你怎么读他的书,我建议你去读读XXX的书”“好意外,你没有读过他的书”这般的鄙视。
我很想骂一句:我读什么书管你丫什么事?费你家纸,点你家灯了?占你家地盘,花你家钱了?
这些人常常觉得自己读了几本书,有了见识和智商上的优越感,逢人就把自己的那一套拿出来摆龙门阵,不获得一片夸赞不收场。这不仅是些文化的二道贩子,更不是真的读书人,他们骨子里有极力要获得社会认可的渴望,读书是他们的手段,是敲门砖,不是最终目的。他们言语中透着一股戾气和攻击性,但若是碰到真正的有见识的人,他们就原形毕露。我们老家形容这类人有句谚语:满瓶不响,半瓶晃荡。
真正有学识的人从来都不会到处兜售自己,只有那些从未获得过认可的人,别有用心的人,在偶然获得了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机密”后,才会到处卖弄,兜售自以为是的如数家珍。他不知道,在真正肚里有货的人面前,他就是个爱表演爱出风头的小丑。可悲的是,这群人常常不自知。
反观我自己,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后来听了六哥的两次有关读书做书的一些分享,觉得人读书就该有读书的样子。就该是一个人,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喜欢读,喜欢文字,一本一本地翻开合上,接受文字潜移默化的滋养,一点一点剔除身体里的戾气,让自己成为一个单纯的人。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人与人之间会更友爱,生活会变得温暖而幸福。
人的一生,读过几本书,做成了一件事,爱过一个人,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