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家庭教育讲座,心理学家提醒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切忌不可大包大揽,否则会让孩子养成凡事依赖他人的坏习惯。
听了心理学家的授课,我深有感触,庆幸自己在育儿过程中没有大包大揽,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女儿上一年级时,每天放学后,我都会陪着女儿完成作业,每当她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是不会做的题目时,我总是及时耐心地解答。
时间久了,我渐渐地发现,女儿在学习中即使遇到了简单的问题,也不愿意独立思考解决方法,总想着寻求他人的帮助。
如果家庭作业中出现了错误,女儿回到家里,会理直气壮地说错题和她没有关系,抱怨我检查作业粗心。
发现女儿的这些变化,我突然间意识到,因为长期包揽了本该属于女儿承担的责任,也剥夺了女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逐渐养成了凡事依赖他人的坏习惯。
于是,我决定要改变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多给女儿尝试体验的机会,注重培养她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年级开学之后,我告诉女儿,学习是她的事情,只要与学习有关的事情需要自已去努力;我叮嘱她,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并明确告诉女儿,各项家庭作业签字我只负责监督是否完成,不检查对与错。
从那之后,我不再陪着女儿做作业,那时虽然有些不放心,会观察着女儿的学习情况,我很明白,学习的事情只能靠孩子自已,父母只能是孩子的引导者。
有时候,女儿遇到难度较大的题目,她会紧锁眉头,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思考,实在做不出来,才会请求我的帮助。
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完全超乎我们想象,只有当我们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才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巨大潜能。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自已检查作业,作业的错误率非常高,我并没有因此批评她,反而是给予更多地鼓励。
渐渐地,女儿作业本上的错题越来越少,偶尔作业本上出现了红叉,她会不好意思地说:“妈妈,下次我一定会再认真些。”
看着女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承担责任,我感到很欣慰。
女儿的改变也提醒着我,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为孩子修建一座桥梁,让孩子大胆尝试着自已过河。
就像心理学家大卫·伍德曾经说过:父母应该充当孩子的“脚手架”,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已动脑筋,自已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优秀的父母孩子“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