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观看了一段视频分享:《张德芬:幸福5堂必修课,遇见更美好》。其实德芬老师大部分的观点和阐述我都是很接受的,尤其是视频中那种自带慵懒的【台湾腔】伴随着德芬老师娴熟的姿态娓娓道来,虽隔着屏幕却深深的体会到了整个空间弥漫着的一种亲切氛围,观看实在是一种享受。也曾经拜读过德芬老师的一些书籍,的确得到了很好的心灵慰藉和行为指引。
从德芬老师的书中探索生命的真相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曾先后读了两遍。这本书的小标题是都市个人成长能量课,主要通过提升大家的心理和心灵能量从而改变外在的物理形态。看到封面和每章开篇的小插图就会感觉很治愈,但如果说你单单把它当成“心灵鸡汤”就有点草率了。不瞒大家,我第一次虽然也很认真的看完了全书,却是按“心灵鸡汤”的书目来阅读的,对一些深刻的东西“选择性”视而不见。如今的我经历了一些人生的变动,同时涉猎了多个领域书籍,思考力也逐渐趋向深刻。再次阅读已经有了不同的着力点。书中另外一个亮点就是通过一个童话故事贯穿,将深刻的理念由浅入深地渗透给大家。且每章开篇部分都配有萌萌的插图和深刻的箴言。不由联想到,德芬老师一定是位浪漫主义者。
首先,德芬老师在开篇的序中就抛出了很深刻的命题【心想事成】。她说我们的世界是我们“相信”来的。心想事成的关键点就在于“感觉”和“信任”, “自由意志”和“命中注定”这两个似乎截然相反的说法,哪一个是真实的呢?有的人说,自由意志占了命运的50%,也有人说人生只有10%的自由意志操控的。印度有一个上师说,除非你能够从你个人的意志中解放出来,否则你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是你命中注定该有的东西,而你想要得到的话,一定不能是由自己的个人意志而来的,必须和你的灵魂使命或更高意图是相符的。个人意志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我们想想自己想要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外在的、实体的。比方说,名望、钱财、伴侣、子女、健康等。这些“要”的背后,都是出自小我的匮乏、虚荣、不安全感……这样的动力,很难让我们得偿所愿,因为这些就是拿来服侍我们小我个人意志的。所以,心想事成的实现,必须在你自己内在的匮乏、空缺和恐惧都被看见并承认之后,才有可能。看见虽然不一定能够立刻疗愈,但是能够让你看到你背后的真正动力是什么,这非常重要。
都说有效地看一本书,需要把书中的概念和观点实事求是地跟自己产生链接。我的心得体会是:如果说我们能够真正地体察自己的潜意识,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随着你所思所想而发生的。越努力越幸运,信念和状态的改变可以带来生活中很多的小确幸,一连串的小确幸的叠加也许会造就好多个大机会。但是如果想抓住这些大机会,甚至想驾驭更大的幸福和成功,还需要看清楚世界错综复杂的一种内在关联,并操控它。正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言:未开悟前,我以为我在度人生,开悟以后,才发现是人生在度我。每次行善,我以为我是在帮助别人,直到后来,我发现是别人在帮助我。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他们冒着下地狱的危险来成就你,所以谅解并用慈悲心去祝福他们。因为即便过错是别人的,业障一定是自己的,时刻关照内心。
《活出全新的自己》:认真看了文章的【再版序】部分,被其中的一些文字深深打动,这何尝不是我曾经的心路历程,也正是当下正经历着的。分享原文几段文字如下:“我以前在演讲时曾经说过,我们目前在生活中面临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和父母的关系。后来,当我检视我生命中的一些问题时,我发现我基本上已经疗愈了所有的关系,就是亲密关系不行。但是分明现在我和父母的关系极好,他们无条件地支持我、爱我,我也对他们非常好,非常满意。问题在哪里呢?我追溯我失败的亲密关系的模式,发现一个基本的问题:当我小的时候,妈妈过得非常辛苦。而我是一个敏感多情又忠心的孩子,而且很有承担能力,因此,当时我做了一个决定:妈妈,我要为你承担你的痛苦,我要拯救你,让你快乐。这个决定,只是我小时候面对所有情况而做的决定之一,它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个程序,不停地在无意识的层面操控我的生命。虽然目前母亲的生活已经非常幸福和满意,但年轻时吃过的苦会时不时冒上来,让她有一些怨气、恶言、挑剔。但曾经那个想要拯救母亲、想让母亲快乐的小女孩成功地拯救了母亲吗?其实没有,我当年没有成功地完成她的任务。小女孩长大了,和母亲也有过争执、龌龊、离家了,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那个能量还在我的身体里,记忆在我的细胞中。虽然后来我和母亲关系修好,相处融洽,但是小时候那个和母亲未完成的事件,总是会以不同的面貌,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以类似当年的情境展现出来。”
被文中的两个点get到。 第一个点是:当我小的时候,妈妈过得非常辛苦。而我是一个敏感多情又忠心的孩子,而且很有承担能力,因此,当时我做了一个决定:妈妈,我要为你承担你的痛苦,我要拯救你,让你快乐。这个决定,只是我小时候面对所有情况而做的决定之一,它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个程序,不停地在无意识的层面操控我的生命。这何尝不是我曾经对自己的生命使命?细想我小时候,甚至是前半生也正是和张德芬老师的思路一样,把拯救母亲拯救原生家庭作为自己的任命。中途当然也有想过放弃,但是打心底没有理直气壮,却总有点儿“落慌而逃”的意味儿。所以这些年也一直在纠结和思绪归整中。思绪穿越,不由想起了自己在2018年初发表在【简书】的那篇《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什么?》,其实当时的心境已经是在做着与原生家庭的不良情绪“隔离”的准备了。因为在2017年底我经历了母亲的离场、父亲的找对象,以及随后扯出来出尔反尔的有的无的种种事端,所以我试图慢慢地将这些深入骨髓的东西从我的生命中剔除掉。奈何当时内心不够强大,内心深处总会有些莫名的孤独和悲凉。甚至还会有一种背叛和罪恶感。
第二个点是,小女孩长大了,和母亲也有过争执、龌龊、离家了,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那个能量还在我的身体里,记忆在我的细胞中。虽然后来我和母亲关系修好,相处融洽,但是小时候那个和母亲未完成的事件,总是会以不同的面貌,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以类似当年的情境展现出来。德芬老师宣导的出路是去重新经历那个小女孩当年没有成功拯救母亲的痛、不安全感,以及羞愧、不甘心。一旦把当年压抑或是不敢去感受的痛好好经历一遍,你就不会再受无意识的程序宰制了。你看见它,可以对它说:“不!” 可是从德芬老师宣导的出路中,明显感觉到了对小时候一种执念的延续。时过境迁,我的思绪已经翻江倒海穿越了好多个时光的轮回。我早已不需要在家乡立什么“愚孝”的牌坊了,也没必须去被动地修正任何的关系了,也不存在什么落叶归根的念头了,即便是怀念我也必须要求自己立刻调整过来,不恋战。因为有生之年,我只想做我自己。正所谓:英雄无须出处,心安即吾乡。那么,我的出路又会是什么?归结成一段文字如下:不做乌合之众,众人独醒唯我醉。因为你所坚持的就是你的命运,你所变通的就是你的际遇。今后余生要像男人一样思索,像女人一样生活。不要崇拜什么时代英雄,我就是自己的英雄,在自己的国度和时空里自由的翱翔,不卑也不亢。
后来,我又认真拜读了德芬老师的《好的爱情,要有敢要的勇气》。正如“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对待我们。”本书以“唤醒、疗愈、创造”为叙述主线,德芬老师分享了自己这些年来的情感体悟,抽丝剥茧地探讨人性、个人意识,以及我们的情感思想、能量的各个层面,并提供了相对应的实操性的个人成长路径!关于童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突破童年的限制,去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关于孩子:孩子是一个能量海绵体,他真正吸收的是父母潜意识里的能量。孩子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自己。关于爱人:爱人的这三个面貌——镜子、老师、伴侣,其实在每个亲密关系里都是具备的。关于成长:成长的唯一条件是改变,行为上的改变、言语上的改变、观念上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改变。关于金钱:任何想到金钱就会产生的负面思想以及感受,我们都要去穿越它。
德芬老师在书中说:在与父母的关系的修行中,最高境界是“我不需要让父母快乐。”我已经尽力去做到我分内该做的事,如果父母还是不高兴,或是要损害我的利益才能让他们高兴,我可以放下让父母快乐的这个责任。这就进入了我们要说的另外一个极端情况,那就是父母为什么在我们成年之后还能够控制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该为另外一个人的快乐负责。如果你能够看清楚这点,把你父母的喜怒哀乐从你沉重的肩膀上卸下来,你就成功了,你就真的切断了跟父母的牵缠关系。
这本书,也先后阅读了两遍,对上面那段话感触颇深,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看来德芬老师是要跟【原生家庭】对人的一生的影响上死磕到底,如我一般。可是她在书中对与父母关系的处理,在儒家思想影响力极其深厚的中国,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做到的。这也就是为何而引发出我要跳出这个维度,从历史的长度和社会的广度更深一层去探索【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和历史对【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我们要讨论【原生家庭】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原生家庭】也是“受害者”,这一点我会在下面的章节中从另外两本书的筛选出来的概念来详述一下。
通过更多维度探索生命的本质
其实我也是深受【原生家庭】残害的人,所以才会被德芬老师的书深深着迷。总共读了德芬老师的三本书,其中两本却读了两遍。可是,读完之后我却隐隐约约觉得有点惶恐不安,感觉这种操练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文章中德芬老师宣导的概念上来说,其实都还是在跟自己纠结,跟自己的家庭成员纠结。所以,我想跳出这个框架,试图从另外一个维度去来思索这个问题。我也是一个极其执著的人,我的前半生也在通过不同的路径在寻找这个答案。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父母并非“十恶不赦”,甚至很多时候似乎也是站在子女的立场上的?可是我却感觉到了彻骨的心痛。如果不是母亲的离世、父亲的找对象,使得一些事情从物理空间上嘎然而止。我想,我的后半生也将会在这个漩涡中持续纠缠下去,永无消停之日。因为他们就是霸道,让子女毫无保留的服从,甚至是思想,甚至是小小的细节。尽管我一直对他们想我包揽我弟心存芥蒂,但是在很多场合我就表示过其实我弟也是【受害者】。但是,你去体会他们的表情、情绪和情感,他们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那么的委屈和理直气壮。所以,才迫使我向另外一个维度去探索这个问题。去研读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乡土中国》。
之后,我先后关注了两本书:一本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面提到了很多个概念,其中【差序格局】、【礼治秩序】、【血缘和地域】有涉及到【原生家庭】因素。另一本是沈家宏的《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里面讲到了三个概念:【家庭,社会文化的缩影】、【家庭系统动力对我们的影响】、【传统文化:婚姻的背景旋律】,也涉及到了【原生家庭】因素。大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有社会的一些秩序,比如说中国推崇的是儒家,整个社会的底层逻辑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想说的是一个家庭的关系,都是历史演变过来的,千丝万缕,并不是说跟自己纠缠,跟家里的人纠缠这事就完结了,你必须往远一点去看历史,再往高一点去看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这些都是影响家庭文化氛围的一个基础。下面我就从书中汇总下对这个概念的详述。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与“序”
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的组成部分;费孝通所讲的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包含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横向的弹性的自我为中心的“差”。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一血缘二地缘三经济水平四政治地位五知识文化水平。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差序差序,差为横,序为纵,格局既是结构。如此的差序格局便是一个立体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关系网。它扎根于乡土,立足血缘和地缘关系,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扩展,恰如石投水波,荡起层层涟漪,就此区分关系之远近亲疏,其背后所支撑则是传统儒家伦理观,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之五伦。此类格局,《红楼梦》等传统小说中随处可见。有学者说差序格局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更是一种稀缺资源配置模式。
这个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和成长环境。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生活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当差序格局下的伦理与市场经济的理性相遇,当自我主义和个人主义相遇,身处夹缝中的人们该如何处理传统和现代碰撞所产生的冲突与挣扎,感情还是利益,自私护短还是尊重他人?而差序格局下公私的界限本身就是暧昧不清,当感情和利益混为一谈时,传统的力量能否足够强大到抵抗经济发展的洗礼?我从青少年时期就想逃离亲缘地缘的束缚,见之不爽,觉得压抑想逃。到了资本主义稍微透口气,实际心里也不怎么待见他们那套。骨子里离农业文明更近,但两边都不着调儿,常常挣扎。我自己也还没想通怎么回事。费老字里行间对乡土社会的深厚感情感染了我,也启发了我。以前只是想逃,现在反倒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往回看,原来只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合礼”也要“合理”
费孝通先生认为没有纯粹“人治”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一定是按照规定互相配合。家长常用“无规矩不成方圆”来教育孩子懂礼貌、守规矩。而礼治社会并不代表“文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野蛮”的,例如存在于封建社会中的活人“陪葬”“殉葬”等礼制。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是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既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己。曾子易簧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变革也反映在“法治”与“礼治”的矛盾中,父债子还、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些符合“礼治”秩序口头协议变成公文合同、乡野郎中被卫生所医生所取代,都是“礼治”社会下的经验传统被“法治”社会的统一标准替换的表现。
《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民间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和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在单系的家族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
分析血缘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个体之间角色的定位是由血缘决定的。因为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育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所以繁衍成为血缘社会的目标,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低收入人群养儿防老,高收入人群养儿传承家业。父死子继的例子看看封建历史上的历代皇帝就明了了,现代社会中也有常上热搜的“富二代”、“我爸是李刚”新闻中的“官二代”。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完全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设、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分、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我们有谁曾认真的怀疑过这事实?我们又有谁曾想为这原则探讨过存在的理由?)社会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随着不发生了。
血缘决定社会关系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氏族部落时期,个人不能脱离血缘关系生存;宗族封建社会时期,以血亲为基础依然是社会的组织形式。血缘决定的社会关系也反映在地域空间上。北京四合院的构成尊卑等级分明:“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北屋是正房,长辈居住的地方;东西厢房是晚辈住的地方;倒座是南面朝北的房屋,是宾客住的地方)。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血缘关系中不讲买卖,只讲人情,因商业而聚居的群体便是地缘社群了。地缘社会讲究契约精神,要求理性处事,商业社会最注重的品质就是诚信了。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家庭,社会文化的缩影】
农耕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生产的农业化和生活的定居性,这两方面的特性是农耕社会区别于游牧社会、海洋社会的突出表现,并归结到农耕社会的基础细胞——家庭。
中国家庭的外部轮回机制人,都活在轮回中。依照佛学,万事万物都是在轮回中。作为中国人,很自然地,我们也都处在中国式的轮回中。轮回的单元,有单个的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作为单个的人,我们的自我,其实都是在更大的单元中被塑形。我们的自我,是我们家庭的凝缩,也是社会乃至整个历史文化的缩影。认识家庭、社会与历史文化,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而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潜意识深处,又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家庭、社会与历史文化。
家庭是个生命系统:家庭的生命力还表现在后代的发展品质和活力上,后代的品质取决于父母关系的品质,父母关系的品质取决于夫妻关系的品质,夫妻关系的品质则取决于夫妻双方和他们父母关系的品质。
家庭是个社会系统:所有生命不会单个存在,生命通常以群落的方式存在,人也是如此。家庭是人最基本的团体群落。家庭系统还有亚系统,如夫妻系统、父母系统、同胞系统、亲子系统、姻亲系统、祖孙系统等。我们都生活在家庭的不同系统里。在系统和系统之间,最为重要的是界限和流动。在同一个系统内,最为重要的是关系。人是通过关系来完成人的社会性的。一个人出现问题,通常最先是在关系上出了问题,我们通常是在关系上进行解决。
家庭是个文化系统:人的文明性和社会性通常都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与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密不可分。而文化通常又是通过家庭烙印在我们的生命内核里。我们最早的信念和行为模式通常源于家庭文化,如男孩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对待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吃饭应该是什么样子等,这些通常会构成家庭的亚文化。我们还有大文化,大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大文化透过家庭,然后形成家庭文化,家庭文化再渗透并传递给家庭成员,形成我们第一个个体所独有的文化。我们的行为除了受本能的影响,最重要的还受文化的影响。我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我们在这个文化时浸润,里里外外都受着这个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的行为也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家庭是个传承系统:家庭通过血缘和婚姻以代际的方式延绵相传,家庭相传的除了血脉之外,还有文化、家庭故事、家庭关系模式。家庭还会通过它们自身在同一代际的横断面所经历的社会重大事件传递给下一代。
家庭是个动力系统:家庭不仅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还是一个有动力的生命系统。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我们原生家庭里,我们的家庭动力就是那些我们的家庭成员对我们后来成长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和力量。这个影响主要是透过我们在原生家庭里和他们的关系来实现的。
家庭是个动态平衡系统:家庭系统的另一个特性就是追求平衡。就像中国文化要追求中庸一样。家庭的平衡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而且这个平衡往往是在潜意识里来完成的,或者是自组织的。
家庭是个周期系统:家庭不仅是个生命系统、动态平衡系统、动力系统,还是个具有周期特点的系统。家庭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家庭是按照一定的阶段顺序一步一步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任务。家庭周期理论为我们观察家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为我们探索家庭、探索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人的思维和人格品性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对社会文明进程是最具影响力的。家庭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就是说,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家庭教育,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都会对自己的一生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我们不能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学校。孩子应该掌握某些知识,学校是给不了的。子女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大量事实证明,优秀人才绝非随便出现的,往往是几代人连续不断努力的结果。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积累,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深厚的家庭文化,都会培养出优秀的子女。在科技时代,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尤其当传统的社区教育模式受阻时,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自古以来,什么样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子女。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父母的影响。尤其信仰教育,对于父母是责无旁贷的,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完成。不要让子女成为你的罪责。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家庭系统动力对我们的影响】
家庭系统动力是探索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原生家庭系统里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成长和发展。这些因素里有时间的因素,也有空间的因素。在时间的因素里,有纵向和横向的;在空间的因素里,有家庭成员的生存状态的、有他们之前的关系的、有社会事件渗透到家庭里的影响的。
家庭文化动力,如家庭文化、信念、信仰、规则、界限、伦理、生活方式等。这些家庭动力通常发生在一个人的原生家庭里,而非再生家庭。因为我们据说的是过去对现在的影响,这个过去通常是指一个人的幼年或早年,通常是指6岁之前、青春期之前,最多是18岁之前。一个人在18岁之前原生家庭发生的事情对家庭系统动力来说才有意义。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传统文化:婚姻的背景旋律】
人类的婚姻制度因文明而逐步演化,在人类的早期时代,男人狩猎,女人持家,从而形成男主女从的男权社会。在夫妻关系中,其准则是“夫为妻纲”,丈夫的优势地位不言而喻,并要求妻子对丈夫保持绝对忠诚。
重男轻女的文化会给男人提供很多缓冲系统,并以此来减轻压力。而给女人所提供的缓解压力的空间却很小。当男人遇到痛苦和烦恼时,他可以通过工作、娱乐、抽烟、喝酒、交朋友、找情人来释放压力,所以男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少。而女人遇到压力时,她通常难以在社会上找到缓解压力的方法,从而就会把压力转向家庭内。而家庭中能够给女人提供缓解压力的方法就是转向孩子,向孩子索取感情、爱,于是孩子成了解决母亲问题的灵丹妙药。可是孩子就无法发展自己,从而出现发展上的障碍,三角化通常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母亲和孩子联盟,共同对抗父亲。于是,这样的家庭就变成了父亲游离在家庭之外,母亲紧紧抓住和控制住孩子,而孩子用对抗和叛逆来企图保住自己的界限。
在男权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社会里,在关系级别上,父母是高于孩子的,而男人又是高于女人的。所以,男方的父母在夫妻双方那里往往是一种高高在上、享有特权、居高临下的姿态,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儿媳能够孝顺。而由于受到重男轻女文化的影响,男方父母对女方也是希望能够遵守男尊女卑的法则,可能会要求儿媳妇也要服从丈夫。这无疑会把女方放在成全男方或男方父母的位置上。因为等级文化会把孩子放在为父母服务的工具的位置上,所以,再生家庭里的夫妻往往也会被原生家庭里的父母放在服务他们的工具位置上。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情境里,再生家庭通常会以原生家庭为轴心,并以满足和服务原生家庭为义务。当原生家庭有需求时,再生家庭就需要无条件给予满足。丈夫和丈夫的妻子都是从属于男方的父母的,当丈夫的父母有需要的时候,作为孩子的夫妻要无条件地满足父母,对夫妻中的丈夫而言,当母亲和妻子同时需要他的时候,他自然会选择他的母亲。婆媳冲突在这种文化背景里更容易出现和发生。
在后面的两本书中引述的这些概念,旨在说明每个人和伤痛和行为路径不仅仅是跟原生家庭相关,还跟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和空间息息相关。而每个时代的大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价值体系,所以疗愈和修复与【原生家庭】之前的关系也是得与时俱进的。
所以,对于我与【原生家庭】的一些无谓的纠缠,我曾经写过一首诗《我试图原谅你》,也算是我对于此事件的一个终结。(如下)
我试图原谅你,与你无关。
因为我需要轻装上阵……
我学着去爱你,与你无关。
因为我渴望身心完整……
生活原本繁琐,何况芸芸众生中的你我?
你的偏执、你的狭隘、你的自私、你的欲望,
我可以原谅,当然我也不会再在乎。
毕竟,这是历史曾经赋予你的生活烙印。
我的身体里流淌着你的血液,
不可避免地也将继承了些许——
你的偏执、你的狭隘、你的自私、你的欲望。
时光荏苒,
愿我披荆斩棘走过,仍能葆有一点真性情;
岁月流逝,
我将忘掉过剩的执念,去找回内心的平静。
别告诉我月光很明亮,让我看到碎玻璃上闪烁的光。
我坚信:
平凡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平凡,专注脚下的路足以供养无穷无尽的诗歌成长。
以上便是这些年来自己对【原生家庭】这个命题探索的交待。也是对自己所读书籍的一个概括。感觉自己的文采和表述能力也欠缺很多,充其量是某些【概念】的搬运工,但至少我的基本思路的方向是对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