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2015年“双11”过去已经有些日子了,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今年双11的单日交易额达到912.17亿元,相比2014年的571亿元,几乎翻了一番,又一次创造了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纪录。作为零售业的重要的一员,中国书业自然也在这场网购盛宴中,挣得盆满钵满。
随着“双11”这场狂欢盛宴日渐落下帷幕,各家各户都开始盘点各自的收获与遗憾。这是国内零售业的又一次举国狂欢,今年的“双11”又一次向世人证明网络电商的光明前景,昭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互联网+绝非政府的政策和口号而已‘然而,对于整个传统书业来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可喜的是,网络发行的巨大潜力被再次激发;图书电商渠道的超强影响力,非一般出版发行机构所能比拟,国营网上书店依然大有可为;忧的是,图书市场已经不再是传统出版机构和公司的自留地,图书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经不在,传统出版产业已经沦为图书电商渠道的配角,市场格局、交易规则、行业秩序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双11”狂欢过后,对于书业的总结就显得到十分重要和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试着从今年“双11”中书业的各式各样的现象中,梳理出一些对中国书业有帮助的经验和价值来。
首先,不得不承认,今年的“双11”,国内书业的收获也是颇丰的。据统计,天猫图书在“双11”的日成交额,达到了去年的200%,品种规模也创历年最大。“文轩网”在“双11”取得了单日访客过百万,销售300万册图书,销售码洋过亿的成绩;“博库网”在11月11日当天完成6988万码洋的销售、71.2万个订单;京东在11月1日0点至11月11日24点共销售传统出版物860多万册等等,诸如此类的公开信息,确实让书业同仁兴奋不已。
其次,几大图书电商巨头,威力巨大,非传统书市所能相提并论的。据来自天猫图书公开信息显示,共有来自800多家商家的320万种图书参加到今年的“双11”活动中,相比去年100多万种图书,规模翻了2倍多。早在今年10月,当当就宣布包含自营和平台在内的全线产品将参与“双11”价格绝杀。
第三,书业自营电商全面发力。“双11”当天,以文轩网、博库网为代表的书业自营网站,以及其他由出版社或书店主导的微商城、网店,几乎都加入到“双11”的狂欢中来,并取得了可观的增长。
譬如“文轩网”连续4年蝉联各电商平台“双11”图书类日销售第一名,销售码洋过亿;“博库网”在11月11日当天完成6988万码洋的销售、71.2万个订单,同比增长达40%~50%。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双11”电商销售继去年过千万后,今年再创新高,销售码洋突破1200万。
…………
在这些华丽的数据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今图书的网络发行生态基本面:当当、亚马逊、京东、天猫图书等几大图书电商巨头为网络发行的第一阵营,文轩网、博库网等书业自营电商渠道为第二阵营,出版商自营和其他网络图书电商作为第三阵营。第一阵营主导着整个图书网络发行,占市场的主导地位,出版商的话语权在网络世界已经处于弱势地位。
2015年“双11”,以文轩网、博库网为代表的书业自营电商表现是传统图书行业为数不多的亮点。虽然在销售规模跟几大图书电商巨头相比差距还非常大,但是,他们的成长空间依然非常巨大的。这对整个传统书业的转型升级,有着非常大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整个传统书业目前的互联网+的转型升级模式,绝大部分机构还是“借船出海”,这次“双11”中书业的整体表现就突出这一特点,像文轩网、博库网为代表的书业自营电商的参与数量还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出版商都是依赖几大图书电商平台的流量讨生活。传统书业采用“借船出海”无可厚非,但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也是非常危险的。
传统书业网络转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网络流量。网络流量对于电商而言,意味着销售和生存,如何获取流量,对于绝大部分传统书业而言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也是传统书业必须迈过去的坎。网络经济说白了就是流量经济,或者说是粉丝经济。如何发掘和培育书业自营电商的流量,才是传统书业网络转型的重中之重。没有流量,什么电商都是个屁。
最后,还得说说,出版商的无奈。在风风光光的外面之下,对于不少出版商来说,却有着非一般的郁闷。“双11”说白了就是出版商参加了一场特价打折书市,很多时候不参加还不行。由于很多出版商的书都是采用赊销的模式跟图书电商平台合作,为了获得更好的销售推荐,出版商一般都会主动配合电商平台的各种促销活动,“双11”这种活动就更得参加了,即便是亏本也不得不“舍命陪君子”。
综观这些年的“双11”来,这个游戏越来越成为电商大玩家的促销游戏,对于大大小小出版商和书商而言,这场游戏,他们更多的是成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市场运作、游戏规则、行业秩序统统的这一切都不再是传统书业所能主导的,网络世界,传统书业仿佛都在集体沉沦。
“双11”对于传统书业而言,赚也好,赔也罢!网络世界的玩法跟传统书业的运作已经不再是一个天地。一颗红心,做好优质内容的提供商,两手准备,一手是“借好船出海,捞大鱼”,另一手是,“造大船,闯深海”。优质内容+优质流量=丰厚的回报!这些或许才是传统书业要好好琢磨的地方。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专家,“图书试用网”和“图书链”主编和联合创始人。微信公众号:laojiangshu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