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挨骂、干农活的童年,我们从未抑郁

作为70后的我们,小时候是吃着窝头长大的,因为嘴馋,等待一块白面馒头,被兄弟姐妹嘲笑为“馋狗不肥”的我,心理上没有过脆弱崩溃的时刻,挨打挨骂、干着繁重农活的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自杀。

6、7岁就开始烧火做饭,烟熏火燎得经常掉着眼泪做完饭。

每次掀开大锅盖是个巨大挑战,好在我家的木头锅盖分为一大一小两半,还容易掀开一些。

个头长得矮,够不着下“糊豆”,就蹲在锅台上下粥,是不是可以脑补面黄肌瘦的黄毛丫头蹲在锅台上做饭的场面?

下好糊涂熥好窝头、饼子、馒头,还要数好数目,已等待去拔猪草时遇到生产队集中干农活的大人们的各种提问。

挨打挨骂的原因,多数都是干活慢、干活差、损坏了粮食、器具,没能帮家里分担干活,还祸害了各种家什儿,从来没有因为上学和成绩。那时候,吃上饭是主业,上学只是个副业,类似于附加题,做不做关系不大。

更多家庭是不愿供孩子读书的,直接下生产队干农活,挣工分才算是养活自己、养活家,那是父母们认为眼下的最优选。

一个大我三四岁的邻居姐姐和我一起上了几天育红班,就直接去干农活了,她的漂亮姐姐也不识字,这种情况,在当时是生活常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大半的时间,女人们要做针线活点灯熬油外,其他人一般都是早早睡下或者到当街去玩,不管老少。省灯油嘛,那时候的节省是很自然的事情,严监生的两根灯草那是极稀松平常的事,我一点不感觉严监生是多么吝啬。

小孩子玩“藏马虎儿”,学名叫捉迷藏,大家玩的范围很大,半个当街,哪里都可以藏。躲在家里“守家”的孩子未免寂寞,常常离开去玩,恰在这当儿,躲着的回来了,“收家”了,躲藏的一方胜利了。

或者来“猫逮老鼠”。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里面有一人,当作“老鼠”,外面是“猫”,大家围成圆圈边走边喊“猫逮老鼠一月一,滋儿咋哩还早里;猫逮老鼠二月二,滋儿咋哩还早里……猫逮老鼠九月九,逮住老鼠咬一口;猫逮老鼠十月十,逮住老鼠活扒皮”,于是,外面的猫伺机捉鼠,鼠呢,狼狈逃窜,看谁能追上谁?

当然,还有“闯营”(姑且这样叫,记不起游戏的名字了)。

按人数分成东西两队,隔开十几米的距离,各队都紧紧手拉手,对面队伍会挑选一位身强力壮者“闯营”,他当然选择力量不足的两个人之间闯,闯来了,就赢了,被拦住了,就算这一方的人了,最后以人数多少算输赢。

这样的游戏几乎要玩到到大半夜,玩嗨了,会忘掉时间。当家玩到兴头儿上,远远的听到自己家的大人喊,“睡觉啦,回来吧”,于是就各自回家。

那时候的夜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电,没有wifi,没有手机,不影响视力,不影响颈椎,锻炼了身体,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怎么说都是百利无一害的。

春夏秋三季的农忙一过,整个冬天,大人们都在“砸冬”,女人们照样做针线活,男人们除了维修一下农具、喂你好牲口外,就是领着小孩玩儿。

最常见的是“打耳儿”,先把拃把长擀面轴一般粗细的木棍削成两头尖,拿另一个长点的木棍当打耳儿棒。拿木棒去敲敲打削尖的一端,耳儿飞起,然后再用木棒去更用力的敲击飞起的耳儿,使它飞得更远。

起初耳儿要放在一个在一个方方正正的“城”里,一个人打耳儿,一个人跑到耳儿落下的地方,捡起儿,朝方城里扔,俗称“喝卯”。

若没有扔进“城”里,打耳儿的一方赢了。继续再打。

若扔到“城”边上,打耳儿的一方需要“qiu”,木棒要从胯下去伸出去打耳儿。

若扔进“城”里,就算喝卯的胜利了,喝卯的一方就可以再拿棒打耳儿,对方开始喝卯。

有时大人也参与,一棒打下去,那叫一个远,小孩若不赖皮喝一上午都不会赢,所以,一般都是小孩子拿着耳儿跑到离城比较近的地方,再扔进城里,大人们也不责备,哈哈一笑过去了。

那时候参与打耳儿的往往不是自己家的大人,都是爱玩的亲戚或者是庄乡邻居,纯属逗乐。

那个时代,除了干农活去生产养鸡养猪卖钱赚花销,一家人的目光都看向同一个方向,地里多收成,能吃上饭,家里养鸡鸭,能买上盐,所以每一家的小孩都打猪草、喂猪、喂鸡、做饭、做家务,大家都是忙着干地里活,帮助家里人分担,不用家长支使去干啥,哥哥姐姐怎么做,兜看在眼里,自己就知道该干啥。

大人们干地里的活已经足够累了,还要蒸干粮、做针线。大人们忙不迭,凡是小孩能干的都抢着干,早晚那些活计,早干完,早睡觉呀。

上学,成绩,没有人关注,再说一家都是四五个孩子,大人累死累活的干活,也关注不过来。

惹得被大人关注的,主要是打架。

你打架了,回来大人再打一遍,不管对错,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你呢,也自然学会打回去,因为你受了委屈去找大人哭诉,他们一般都说“你怎么不揍他呀?”

哥哥受过后邻居男孩的欺负,后来在牛棚里,哥哥骑着他打,打服了。这事儿被一个老人看见了,他给我父母说“你们家改门风了呀”。

诗书礼仪解决不了的,若拳头好使,就得用拳头。可以文质彬彬,也可以拳脚相加,能解决问题,就是好办法。能文,也要能武。

那时候,没有心理问题,没有近视眼,没有颈椎问题,精疲力尽,睡一觉儿,又活蹦乱跳。

那时候营养不良,劳动过多,大家朝着丰衣足食的路上格外团结,打了骂了,亲子关系依然和谐,没有玻璃心。

那时候出的事儿,大概就是某些男孩学坏了。被大人如何打一通,好了,老实了。

那时学业不算事儿,童年是在无数的游戏和干活中度过的,快乐无忧,疯狂洒脱。

从未有过儿童节的礼物,什么鲜花、零食,都没有过,而且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的旧衣服,但依然天真烂漫到超级幸福。

一年级儿童节因为去学区演节目,我拥有了第一件的确良碎花上衣和一件青色裤子,如今想来,还是非常甜蜜的怀念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1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2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5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8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7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6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0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6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40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7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教女儿干农活 文/丁建设 今年的夏收夏种出奇的顺利,四月廿三芒种...
    DJS_3de3阅读 638评论 0 4
  •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我和父亲沿着昨天的路,静静地朝长满栗子树的山脚徒步行走。前往山脚的路那么长,冷冽的...
    余差阅读 3,355评论 17 231
  • 那个座落在太行山脚下的小村庄,名字叫做锁云庄,因为村子旁边的锁云湖而得名。母亲说我本来是没机会知道村庄的名字的,因...
    郑子陵阅读 548评论 0 1
  • 现在,我们生活在城里,儿子也五岁了。 时常会想,虽然现在城里的孩子衣食住行条件都比我们那个年代好很多,但他们真的...
    省油灯69阅读 1,038评论 0 1
  • 回忆小时候 我小时候的海城,是个半城半乡的小镇!姥姥家东南方向有一条小街,小街南北约300米长,然后就进城中了。小...
    沈阳范老头阅读 743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