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星期六采儿家
来了新朋友
菲儿每周上完古筝课就直接过来了,两个小朋友一见面看时间还早就下楼骑自行车玩去了。
20:15分读书正式开始,今天有五位小朋友参加活动,她们是菲儿、钰钰、点点、采儿,和一位新朋友-----悦悦。悦悦今年12岁了,跟阅读角的悦悦同名,暂且叫大悦悦吧,据说也酷爱读书,个子挺高的,看起来乖巧文静。今天读彩乌鸦系列。这套书采儿和菲儿都非常喜欢。360百科是这样介绍的:
彩乌鸦系列丛书由德语文学大奖权威评审机构——德国青少年文学研究院选荐,而用“彩乌鸦”给丛书命名,则寓意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作品风格的五光十色。全书共20册。《彩乌鸦系列》作者:乌尔苏娜·韦尔芙尔(1922-),战后德语国家青少年文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所发表的每一部作品均获德意志儿童文学奖,这在德国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她是一位多才多艺、思维活跃的作家,又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最擅长通过一个个有针对性的故事来帮助孩子们度过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危机。她的作品有诗的韵味和散文的清新,读来温馨感人。
菲儿读的自带书《千魂》,其他四位小朋友90分钟内一共读了10本书,平均每人2.5本,每本约100页,每页约700字,除去插图,粗略算一下,平均阅读速度至少在1500字/分钟,快一点的估计到2000字了,接近速读水平了。这里再介绍一下什么叫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的科学原理:
1、传统的阅读是目光在每一个字间跳跃的点式阅读,大脑对信息的反应,受制于目光移动的速度。阅读时眼在字的停留时间为1/10秒—3/10秒,移在字间的跳跃仅占5%左右。而且从阅读到理解要经过视觉、语言、听觉三个中枢处理信息过程才能完成。
2、快速阅读法是根本改变点式阅读为整行文字的线式阅读,这种方法使目光不在单字上停留,而是在整行的文字上停留,眼球接受文字信号的速度10倍以上,达到与大脑的思维速度同步。
传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理解记忆
快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理解记忆
是不是没看明白?简单说就是一目十行,眼脑直映。与传统阅读主要有两点区别:
1.一目十行,成片扫描。传统阅读时眼球呈“---”一字型逐字逐行扫描,快速阅读眼球呈“Z”型锯齿状成片扫描或跳跃性扫描。
2.高度集中,眼脑直映。传统逐字逐句阅读时,心里同步在无声的默读,语速一般在150字/分钟,而大脑的思维速度至少能达到600字/分钟,阅读路径是:眼睛--语言--听力--理解四个环节,阅读速度远远跟不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读,而大脑是一台异常勤奋的计算机,一旦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它就会在后台自动处理其他信息,正是这个原因,你才会出现思想跑毛。
而快速阅读时,眼球省略了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这两个中间环节,即文字信号直接映入大脑记忆中枢进行理解和记忆,短时间内大脑快速对信息进行检索、筛选和处理,敏锐地抓住书中的重点、要点和脉络来阅读。
看了大脑的工作原理,是不是对原来的读书方法有冲击?大量读书的孩子这种成片扫读能力天然地得到了保护,不用专门教,而我们这一代人对阅读的认识很可能被误导了,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刷刷地翻书是不认真,我们在讲故事环节印证一下这种快速阅读法的效果吧。
21:45 进入讲故事环节。今天是菲儿主持,从小到大顺序讲故事,点点先开始。点点讲的是《汪汪先生》,这本书140页,可惜不能插入语音,我简单记录一下。
点点:汪汪本来是一只狗,不小心舔食了它主人玛克斯的爸爸实验研究用的蓝色液体,变成了一个人叫汪汪先生,然后开始过上了人的生活,不管是狗还是人,他的主人依然喜欢他。
这一句话就概括了4节40页约2万多字的主要内容。
写记录时我专门翻了这本书,实际上这4节说的就是这件事。特别是点点使用的这几个词:“本来、不小心、实验研究、依然”,每个词背后都是一大堆的细节、描述、冲突来体现的,原文根本没有这几个词。比如汪汪突然变成了人,而且狗性未改,爸爸难以接受,父子俩发生冲突。点点用“依然”这个词准确表达了玛克斯的态度。
这就是高度概括、高速筛选、处理文字信息能力。
钰钰讲了《兰心的秘密》,采儿讲了《文身狗》,悦悦讲了《人鸦》,每个小朋友都能抓住主要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凝练、总结,实现了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同步。
菲儿读了本大部头《千魂》,340页。菲儿大约读了一半多,平均每分钟阅读字数应该在2000字以上了。
菲儿是这样讲的:
......其实我们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不是被我们自己掌握的,比如我们的父母、男朋友或者上司都可以掌握我们的命运的一部分。
菲尔一直很关注人性、生死、命运等话题,在书的海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讲完故事后,赵老师对小朋友们的阅读能力产生好奇,申请了一个问题:请问在你们读过的书中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可以抢答。
菲儿抢答:
作者高铭在书中描述的这种困境非常真实,描写的每个细节非常生动,我读的时候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周启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2:00 进入小朋友期待的加餐和游戏环节。
今天大人们也没闲着,新加入的小朋友悦悦的妈妈热爱生活喜欢烘焙,在她的指导下一起做了香甜美味蔓越莓饼干。
22:50 经取得同意加入五分钟讨论环节
今天赵老师和我都先提出申清,征得同意,才有发言的机会。看来之前出现冲突,主要还是大人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呀!借助这难得的争取来的机会,向小朋友们提了一个问题:
请问在这里读书和在家里读书有什么区别吗?
钰钰:一个人看书时,遇到精彩或者感动的情节时,你只能一个人呆着,感觉很凄凉,在这里可以跟一些同龄人分享。
凄凉?太生动了吧!大家笑喷。其实这背后包含着一种需求,注意到了吗?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同伴,需要理解,需要得到关注,但由于学习压力大,父母工作忙,同学之间也很少能一起畅聊,所以阅读角的分享时光让孩子们很温暖。
我的思考:
到本周已是阅读角第六次活动了,眼看着小朋友们在进步,总结一下:
一、责任心强了。用各种手写的、图片的、语音的方式制订了活动规则、借阅规则、每周记录规则、值日规则。特别是第一次活动规则是在争吵中举手表决形成的,体现了民主,实现了集中,看来小朋友们天生懂得如何争取民主维护权利。建立了微信群,能每周提前通知联系,确定阅读书目,主持活动。
两位合伙人有了责任意识。上周菲儿在姥爷过生日和读书角时间发生冲突时,含泪做出了到读书角活动不变第二天再去陪姥爷的决定。本周六采儿面对同学的热情邀请,斟酌再三放弃了,回复同学自己还要组织活动。
给孩子机会,孩子才有责任和担当。
二、学会讲故事了。从不敢讲到能把故事讲清楚,启动了学习的重要方式---复述。《学习金字塔》中就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提出要尽可能多的增加学习感官通道,一个知识点,你如果能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画一遍、做一遍,教一遍,90%以上就记住了。你被刺激的感官通道越多,记忆越深刻。教是最好的学,复述就是把看过的内容讲一遍,能讲清楚意味着看明白了、看懂了。
三、寻找有共同兴趣的价值伙伴。对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来讲,处理好与同伴的友谊非常重要,这是构建社交能力、发现内心的重要时期,同龄人之间的交流、理解比父母的影响更大。读书角是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这里提供的书也是精心选择的、非常经典健康的书,小伙伴们有共同的爱好、话题,思想认识有共鸣,价值观高度趋向一致,互相可以成为志趣相投的伙伴。
四、家长们越来越支持了。每次活动家长们都主动送孩子过来,并热情的带来好吃的,非常感谢家长的支持,家长的重视也是一种价值选择。
先总结到这里吧,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