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诗词养点心

几个初中的孩子跟我在一起,围绕着语文课的学习展开了讨论。这次我主动谈到了诗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让孩子们先观看了一个视频,这是中央三套向幸福出发的一个片段,一个六岁的女孩李尚荣,在节目中的表现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是一个被国学经典以及诗词喂养的特别聪慧可人的孩子,随口拈来的诗词能力令人拍案叫绝。

"小女子自天津来,久仰二位大名,阿姊明眸善睐,绝代风华;兄台气宇轩昂,温文尔雅。"一开场就不同凡响。

主持人故意逗她:你能用诗句形容一下我们两个吗?小尚荣对着王冠姐姐张口即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对佳明哥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

今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还分别作了相得益彰的解释,让电视机内外的观众无不绝倒。

几个孩子在惊叹羡慕之余,也谈到了自己平时学习紧张,压力大,几乎没有时间去阅读背诵这些课外的诗词歌赋。

确实,面对着多门功课、应试的各种压力,孩子们像陀螺一样在书山题海里旋转,难以抽身,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家长以及孩子的眼里,考试时诗词部分以课内居多,课外的掌握多少就无所谓了。

如果单纯从分数上考虑,家长以及学生的观点好像无可厚非。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多读诗词的孩子肯定与众不同。他会多一些书卷气息,少一些暴戾之气;多一些弹性,少一些固执;男孩会多一些灵性,女孩会多一些聪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年和邻居一起,带着孩子到龙湖看荷花,船行至湖心,随后荡起道道水纹,看着层层叠叠的荷叶,五颜六色的荷花,迎着凉爽的风的我们,很是惬意。可能是美景的感染,一个上中学的孩子禁不住脱口而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特别应景,另一个孩子也毫不示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一个孩子又来了一句:

荷叶罗裙一色栽,芙蓉向脸两边开。

划船的老人听得都笑啦,嗬!这些孩子,真不错!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刚入学的东儿奶声奶气的声音醉倒了我们。

接下来,大人趁机引导孩子们来了场关于荷花的小小诗词会,孩子们绞尽脑汁对决,大人们也时而插播几句,愉快的笑声惊飞了湖边的鸟儿、美了夕阳、醉了晚霞。

诗词在不经意间己给生活增添了情趣,其实它的魅力处处都在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曾记得,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个选手巧妙地用清代文学家张潮的《幽梦影》里的句子盛赞主持人董卿: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美人当以玉为骨,以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最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你是我心中最标准的美人,你美得清新隽永。″

观众为之拍案叫绝,这段话也表达了广大观众的心声:"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深厚文化功底、以诗词为心的董卿美得清新隽永,美得让人仰慕。

很喜欢董卿对一位农民大叔的点评:这位只读过四年书的大叔,那诗啊,就像那荒漠中的一点绿色,始终带给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浇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长,一直到今天。

读诗吟赋绝不是为了炫耀,也不仅为应试,更不是为名利,它就像荒漠中的一点绿色,滋润了生活中的干涸,灵动了生命中的风景。

孩子读诗,或许并不能很快提高分数。成人读诗,仿佛也不能改变你的境遇。可在浮躁的社会里,它如一缕清风,给人带来清爽;在时光的隧道里,它如一缕阳光;给人带来希望,在沉浮的命运中,它是一首昂扬的歌,给人带来血脉喷张的力量。

读读诗词养点心,用大气磅礴滋养你的阳刚浩然,用温柔婉约滋养你的细腻柔和;用山水田园让你心生悠然,用铮铮之音让更具家国情怀!

此情不关风与月,只因有诗便不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陈皓 当春风吹过边关 我喜欢巡逻在边防的小路上 看满山的新绿,听小鸟们的歌唱 放飞心情,尽情奔跑 采撷一缕暖阳...
    沂蒙文学阅读 349评论 2 6
  • 我一直刻意关注 关于如何提升自己,打造自己的储备,总期待在不久有一个节点突然爆发,让我知识派上用场。抱着这样的心态...
    skyer1024阅读 2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