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王阳明传记中说到,“良知是件法宝,使用它不需要任何繁琐的程序,也不需要任何咒语,只要你按它的意思行事,就是最好的使用方式”,便产生了疑惑:如果说良知本就知道善恶,明是非,只要遵从良知就行了,那么如果从小受到与主流价值观不一样的思想的影响,自己良知认为的善并不和主流价值观认为的善是一样的概念,而这种非主流的善于主流的善而言是一种恶,那么受到非主流价值观(姑且不以恶相称)影响的人们还要遵从自己的良知吗?如果真的遵从自己的良知,所做的便是恶事而不自知。那么这样便是和王阳明的遵从良知就行的主张矛盾了吧?这又如何解释?
带着疑惑继续读下去,发现文中王阳明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良知能分是非善恶,是因为良知光明,如果良知不光明,在是非善恶上,它的作用就会微乎其微。王阳明主张,你固然有良知,可别人也有良知,只有大多数人的良知认定同一件事是对的或者错的,那才叫心即理,否则就不是。
但是这样的解释,又让我产生了疑惑:那么大多数人认为同一件事是对的或者错的,那么事情就是对的或错的吗?事情的对错是以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来评判的吗?如果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那么为什么世上存在那么多学说在当时不被人接受,但在后来被证实是对的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冤假错案呢?一向如此便是对的吗?这是否是王阳明学说的缺陷??
思考至此,我自己为之前产生的这样的疑惑给出了如下解释:假如A的思想不被同时代的大部分人乃至所有人接受,这样一群人我称之为B群,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B群体的后代发现其实他们的祖先是错的,而A的思想是对的,和A的认知是一样的,从这方面来说,A是和大多数人价值观是一样的,因此王阳明说只有大多数人的良知认定同一件事是对的或者错的,那么就是对的或错的是有道理的(估计王阳明没想到我会这样去解读。。。),只不过A的思想比较超前,认知比较深刻,而与其处于同一时代的B群体由于认知有限,良知被蒙尘,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他们是错的。
由此,从跨越时空的角度来说,从变化的角度来说,真理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到真理的人即便当时不被认可,但他的思想终将被更先进时空的人认可,没有认识到真理的人良知被蒙了尘,随着知识的积累,认知的深入,终将承认这一真理,良知得以光明。如果从这一角度来思考,王阳明的思想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