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存有疑惑:
“0到6岁的孩子,还那么小,那么纯真无邪,这么早就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进行性知识的传输,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啊!”
“孩子在小学阶段,对性知识还处在懵懂无知的阶段,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给孩子讲解性知识来刺激他们呢?如果我们给他们讲解性知识,不是反而唤醒了孩子的性意识和对性的兴趣吗?”
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采取的的就是保持质疑、抵触排斥,其实,这是家长对孩子性教育的一些误解,根本不明白性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弗洛伊德将人类个体的性发展分为了五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从孩子年龄上划分,孩子的性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6岁前的基础性发展、6到13岁的潜伏期的性压抑和青春期旺盛的性发展。
1口欲期
对于一岁半以前的孩子来说,孩子主要靠口唇进食、探索物质的世界,同时,口唇也是孩子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以及幼年时期,孩子通过吸吮也在建构和发展着自己的性欲模式。
比如,孩子吸吮时,全身心的愉悦感会形成孩子最初的性感觉;孩子最初是吸吮妈妈的乳房或奶嘴,不再吃妈妈的奶之后,孩子会吸吮自己的手指、其他物品,再后来,孩子会亲吻他人的嘴唇,再后来会发展到恋人间的亲密互动,这一系列的发展,也是孩子将来进行成人性活动的模式之一。
有一些妈妈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因为无知而失去了母乳喂养的机会,对孩子来说,损失了最好的依恋情感的发展机会,也损失了口欲期的发展机会,这是得不偿失的。
2肛欲期
肛欲期既是孩子排便控制系统的发育阶段,同时也是孩子性发展的重要阶段。
人类大小便控制系统的完善是在6岁之前,这个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婴儿无序大小便(尿道括约肌功能发展不完善)→幼儿可以控制大小便,并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大小便便意(尿道括约肌功能发展成熟)→憋便、便裤子(寻找憋便临界点)→全面调整控制系统,准确找到憋便后去洗手间的感觉。
1岁半到3岁期间,孩子进入到第三阶段,肛欲期发展。拿小便为例,这个时候,孩子需要了解膀胱最大的容量,当身体出现怎样的感觉时,尿道括约肌才算是到达了临界点,导致小便不受括约肌控制而尿出来。因此,进入肛欲期后,孩子就会出现憋尿,直到憋不住,尿到裤子里,才能够找到这样的临界点的感觉,临界点让孩子知道自己有怎样的感觉时就要尿裤子了。
所以说,孩子排便控制系统的发育,是需要他自身完成神经反射的过程,而不是来自外界指令。
比如,有的家长在带孩子期间,出生后就拿个罐子隔20分钟或30分钟就给孩子接尿,孩子不尿就不完事,一定接到孩子尿几滴才算完。孩子能自己去洗手间大小便了,成人就在孩子还没有感觉到便意的时候不断提醒孩子去洗手间。成人尽职尽责的带孩子期间,孩子很少尿床、尿裤子,可是结果却是对孩子自身大小便控制能力发展的破坏。当有外界指令的时候,孩子就遵从,当无人提醒或无人把尿的时候,孩子就不知道去洗手间排便。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一些3、4岁的孩子,经常把大小便解在裤子里。
肛欲期既发展了孩子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释放功能,同时也发展了性感觉机能。
在肛欲期阶段,孩子憋尿、憋大便之后的突然释放,这个过程孩子会体验到全身心的欣快感,伴随着孩子的欣快感,孩子会出现面红、出汗、全身紧张状、颤抖、表情痛苦状等,这是孩子获得性体验高潮的表现。这样的欣快感是性感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生殖器期
孩子在3-6岁进入性发展的生殖器期。这个阶段是人类性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高峰期,第二个性发展高峰期是青春期阶段。
三岁以后,随着孩子性生理的发展,比如通往阴茎和阴蒂的感觉神经的髓鞘发育完成,髓鞘完全形成后,来自生殖器的刺激可以完整地传递给大脑,当孩子刺激阴茎或阴蒂时,大脑能够感觉到强烈的性刺激。这个阶段,孩子身体里雄激素的分泌明显增加。以及三岁半左右的孩子,开始对人类的性信息素敏感。随着三岁以后孩子神经生理的逐渐发育成熟,导致3岁以后的孩子性欲增强,性心理发展迅速。
这个发展时期,孩子会不顾一切地通过各种性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性感觉,发展自己的性能力。可以说,这个发展阶段是孩子生命的本能,天性自然。于是,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出现要看父母洗澡、看父母上洗手间、提出很多关于性的问题、过家家等性游戏、夹腿、摩擦生殖器等等,这些表现其实都是孩子通过多种多样的性活动来获得性欲发展的完整体验,也是孩子学习掌控自己身体性欲的重要发展过程。
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这三个阶段是人类个体性发展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一切、毫无拘束地任由生命的性本能自然发展,为个体未来的生命建构起了性发展的基础模型。
4潜伏期
孩子从6岁至青春期到来之前这个阶段,是潜伏期。
孩子在6岁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活动方式,潜伏期性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身控制性冲动的精神力量。
人类在潜伏期发展控制性冲动的精神力量,是人类生命中存在的本能发展。可是,孩子要完成这么高级的发展,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本能是不行的,孩子需要成人的帮助。
孩子在6岁前,父母要承担起性教育的责任,6岁以后,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承担起性教育的责任。要为进入潜伏期的孩子提供性教育的课程,帮助孩子建构起符合主流社会的性价值观、伦理观、性道德、性审美,这是帮助孩子完成控制性冲动的精神力量和性审美的基础。
孩子在潜伏期的性发展,如果遇到家庭错误的养育方式、遭受性侵害、看到色情电影或视频、目睹父母性生活、同伴间有性活动等,都可能改变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轨迹,从而出现性发展受挫的表现,比如出现性心理早熟或性心理晚熟。
性心理早熟,就是孩子还没有度过潜伏期,还没有完成控制性冲动的精神力量和性审美阶段,孩子因为遭遇一些事件之后,潜伏期提前终止,其性心理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迹。
比如,有的孩子看到父母的性生活,父母有没有及时引导,导致孩子与同学去学父母的样子去做。
因为环境影响,孩子的性心理在潜伏期没有得到完整地发展的情况下,提前进入青春期发展,对两性性活动主动探索,这就是提前唤醒。这样的提前唤醒导致了潜伏期中断,孩子出现的超出其年龄认知发展的性活动探索,这就是性心理早熟。
性心理晚熟,就是指孩子已经进入到潜伏期年龄,但性心理发展还停留在6岁阶段,在没有经历控制性冲动的精神力量的发展下,孩子的年龄已经进入青春期。
5青春期
青春早期性心理发展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外貌、接纳身体出现的变化、接纳身体的性感觉,学习控制性冲动、接纳爱情,学习经营两性情感。
比如,有一个男孩子,长期频繁的手淫,无法遏制,这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而他的父母无论也想不到孩子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给孩子东补西补,无济于事。
所以,父母对孩子性教育的忽视、压制、批评,让孩子在面对自己身体变化的过程中,一直处在困惑、压抑当中,不能向家长求助,问题就越积越多了。
青春期孩子的性心理发展任务涉及整个的人格建构,也关系到孩子未来人生的幸福,成人需要懂得青春期孩子的性心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发展任务。
我们现在再来看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
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存有疑惑:
“0到6岁的孩子,还那么小,那么纯真无邪,这么早就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进行性知识的传输,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啊!”
“孩子在小学阶段,对性知识还处在懵懂无知的阶段,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给孩子讲解性知识来刺激他们呢?如果我们给他们讲解性知识,不是反而唤醒了孩子的性意识和对性的兴趣吗?”
其一,无论成人怎么想,孩子性生理、性心理一直处在发展中,从出生开始,一刻都没有停止。
其二,孩子的每一个性发展阶段都是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的,直至成年后完成一幅完整的拼图。
其三,孩子性心理出现问题,不是性教育的问题,而是不当的性教育、不良环境影响、缺乏性教育而导致的。
希望更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性教育,如果您已经错过了孩子的0到6岁这个阶段的性教育,就不要再错过青少年这个阶段的性教育,孩子的成长需要您正确的引领和帮助。
周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