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天前,我写了一篇文章—《那些“想上吊”但不想死的人,该如何自救?》,并顺手转发到朋友圈。
第二天中午,我接到了一位长辈亲戚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反复跟我说:
“最近过得好不好呀?”
“吃饭吃得还习惯吗?”
“这段时间压力大不大呀?”
“千万别有压力,有什么问题要多跟我们说说,别自己想不开。”
好不容易应付完之后,同一天下午又接到了母亲的电话:
“儿子,别有太大压力哈,实在不行咱就回家,没什么想不开的,记着啊!”
在我再三保证自己真没什么事儿之后,我妈才告诉我:是家里的亲戚跟她说我发了一些很不好的文章,还质问我妈是不是最近给我的压力太大了?
于是,之后的文章,对家里的亲戚就都是屏蔽的,我只觉世界一片清净。
几天后,母亲发来一条消息:
“儿子,为什么妈妈看不到你写的文章了?”
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却是有着些许难过的。
.2.
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时,我们屏蔽的究竟是什么?
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
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一点小事就唠唠叨叨。
也许,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吧。
可是,父母与我们的沟通,其实也并不多吧?
当父母与我们通电话时,能说的其实翻来覆去就只有这几句:
“吃了吗”
“天气好吗?”
“生活还适应吗?”
“工作还顺利吗?”
作为子女,我们似乎很少能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18岁以前,是因为我们嫌父母烦,不想听。
18岁以后,是因为交集越来越少,没话说。
不禁想起一段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3.
当我们抱怨“父母不理解我们”、“父母总是误解我们”的时候,细想一下,是不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够好?是不是我们没能静下心来跟父母好好地聊一聊?
沟通的本质,就是互相了解需求,协调解决问题。
读初中的时候,我跟父亲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吵架是常有的事,有时他气急了还会砸东西,而我也会做出回应,砸另一样东西。家里的电视、电脑桌、显示器都是被我们砸坏的。
后来读了大学,只想着走得越远越好,再也不要回来。
可是有一年回家,不知怎的,竟跟父亲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父亲只是一个心里有话,却不会表达的人。
从那以后,跟父亲的关系,就缓和了许多。
母亲曾偷偷告诉我:
你爸每次想你,都会催我给你打电话,然后自己坐边上美滋滋地听着,说是害怕自己说错了惹你生气,真奇怪!
每次与家里通话,我在电话这头似乎都能感受到父亲在电话那头,想说却又害怕惹我生气的,孩子一般的神情。
当我们认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时候,也许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屏蔽他们,而是一次与他们的深度沟通,让他们了解到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
.4.
越长大,与父母见到的次数就越少。
身在异乡,即便隔日一通电话,每年回家一两次,又如何?
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也许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
曾经有一条很火爆的微博:
今生还能和父母见多少次面?既使父母活到100岁,你每年回家见一次,还能见多少次?
试问,当我们兴冲冲地离开家乡,奔向锦绣未来和远大前程时。有没有留意过,父母站在家门口,目送我们离开时的身影。
多让父母了解我们一些,他们应该会开心吧。
因为父母希望看到我们成长的过程,想要看到我们长大成人时的模样。
也许我们也有着不想要父母看到的样子,或是费尽心力去营造一个我们以为父母会满意的样子。可是从小就看着我们长大的父母,对于我们真实的模样,真的会不清楚吗?
小时候,我们不曾认识世界,父母陪伴我们成长。
当我们长大成人,学会探索,为何却要离开父母、远走高飞?
我很喜欢《大人模样,都是装出来的》里的一句话:
真正的成熟并非是天平的一端,而是天平的两极。包裹着恰到好处的幼稚,包裹着不受污染的童心,才是一种丰满的、富足的精神状态。
毕竟,父母的心里也有个孩子。
面对长大成人、渐行渐远的我们,父母既会担心,也会害怕。他们担心那越来越少的共同语言,他们害怕再也跟不上我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因为他们知道,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迅速了。
我们与父母之间,不该只有日常的寒暄。可是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可以很快地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这时候,他们怎么办?
小时候,父母用很多时间,教会我们做人、处事。
当父母老了,请紧紧握住他们的手,带他们去认识这个崭新的世界。
就像,当年父母牵着我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