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来向我求救。通常我会轻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所焦虑的什么,但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圣严法师
面对孩子的哭,我们常用的态度:
1:制止、抑制 “不哭、不哭,不准哭!”
2:转移注意力,也是很多家长认同的方式,以为没有批评孩子就不哭了
3:纵容,家长投降
所谓“哭的教育方式”,就是允许孩子哭,让他们去体会“哭的过程”,表达出他的情绪。允许孩子去感受,去表达,等他哭够了,再去跟他沟通。
比如孩子要吃糖,我们说“现在不可以”。然后开始哭,这时候我们可以陪在孩子身边说“妈妈懂,宝宝很想吃糖,可是没有吃到,所以宝宝很难过,是吗?”你去问他,他可能会从你的言语中意识到,我这样的表达,妈妈会把它读为“难过”。如果不是难过的话,我们要换另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会在互动当中学习:“我的情绪表达是不是到位的?是不是需要调整的?”。等孩子哭完了,情绪表达完了,我们再问他“宝宝为什么又不哭了呢?”然后他就会告诉你,因为我怎样怎样了。
在一问一答的过程当中,他开始学习“我为什么要哭?我为什么要不哭了呢?”这就是温柔的坚持。你必须要去做你刚才坚持的,就是不许吃糖,还是没有吃到,可是你允许他做情绪的表达、情绪的学习、情绪的管理。
其实,我们成年人常常也会同样进入这1,2,3的模式中。很少会去直面我们的情绪。“我现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我是难过的吗?我有恐惧吗?不安吗?”“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当“我”在体会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这个情绪会被看到。当它被释放,它慢慢的也就消退了。然后你的情绪开始好转。你去经历的这个过程,就是直面情绪的过程,在直面情绪的过程中,对自我,有一个“觉察”。所以父母先做好自我教育,和情绪的管理,我们才能够【言传身教】的去影响我们的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把我们惹毛了,我们也没有必要非要在孩子面前去做一个完美的榜样,还是要把你的情绪告诉孩子。比如说:“你这样做,妈妈非常的生气,我已经很不耐烦了。”而不是在评判他说:“你这个坏孩子,你怎么不听话,你再这样,我就再也不理你了,不要你了。”
如果压抑自己,孩子非常敏感,他明明感受到你的焦虑了,他也会学习,原来生气的时候,是这样的表情。所以不去伪装自己,不去压抑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我们怎样管理我们的情绪,怎样去陪伴,去引导孩子去管理他的情绪,他都在揣摩。
下一期继分享,如何【言传身教】成为彼此更好的自己
越往后越精彩
与孩子一起成长,敬请关注,未完待续... ... S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