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胡适先生写的《我的母亲》,父母对孩子童年的影响,让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我的想法整理如下:
1、培养孩子的爱好,使他们受益终身。
胡适回忆自己的童年:“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
由于长辈反对他加入昆腔队里学习吹笙或吹笛,从而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还有,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上摹画英雄美人,被念书先生搜出、撕毁,并责罚他,从而失去了学做画家机会。
邻居家的孩子正在写作业,由于看了天空的月亮而由衷赞美:“妈妈,快来看,今晚月亮好美啊!”
母亲责骂孩子三心二意,不专心写作业。在责罚的背后,有可能抹杀了一个孩子由内生爱的诗意人生。
同事从小喜欢画画,被父母管制说她不务专业,硬性给她选了一门经济学。
后来她半途放弃,学了油画,现在成立了自己工作室,把从小的爱好发展成了终身喜欢的事业。
而作为家长,在孩子幼小的童年里,就和胡适小时候一样,曾经抹掉了多少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学习机会。
那些他们曾经懵懵懂懂的喜欢 ,有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的特长、爱好,甚至才华、能力、与事业。
父母尽量留给孩子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不要等到他们长大了,回忆里充满了太多的遗憾、失望、伤心与悲痛.......
我们不该抹杀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天性,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来选择相关的爱好来培养他们。
父母也要有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看到他们行为、语言的背后,隐藏着纯真的善意。
不要变本加厉、一味地做出否定,从孩子视角出发,看待周围的事物。这样才会发现,孩子们内心的真善美。
2、尊重孩子的意愿,懂得适当的放手。
热播剧《小欢喜》中,妈妈宋倩强制干涉女儿英子报考清华北大,而不尊重英子自己的人生选择。
英子的内心几近崩溃,她站在河边大声地喊出所有为人子女想要逃离父母管制的话: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如果有一个宋倩式这样的妈妈,我想妈妈的爱,无疑是最沉重的,它就如同一把枷锁牢牢锁住了我们的双脚。
这样的爱把孩子压得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孩子的内心及其抑郁,彻底想要逃离父母的一切掌控。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过多的束缚与干涉就好比禁锢在笼中的鸟儿,它们更向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以自由飞翔。而父母能做的也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孩子意愿,懂得适当地放手。
现在,很多家长在焦虑与对比之下,拼尽财力、人力和精力,从小给孩子报学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等等,效仿“孟母三迁”,挤破头也要上重点学校、学区房陪读也数不甚数。
”一切为了孩子”,这个口号喊得如此地响亮,它贯彻了父母内心最高且唯一的标准。
伤仲永的例子,想必大家都知道,错误的方法导致不幸的结果,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拔苗助长也可能反受其害。
孩子内心真正的诉求是什么?是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换位平等对待,不要把父母的思想强加在所有的孩子身上。
3、打骂式教育不可取,别对孩子发泄坏情绪。
胡适回忆母亲对于他做错事的责罚:“犯的事小,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刑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自古至今,打骂孩子,看似是天经地义的事,棍棒教育至今也还在很多家庭中上演。
“棍棒底下出孝子”,难道孩子只是家长的出气筒,发泄情绪的私有物?只有打骂才能让孩子改过自新,不犯错误吗?
打骂孩子,发泄情绪,在孩子心目中,永远记住的是那歇斯底里大吼大叫的怪物,而未曾记得自己犯下的任何错误。
父母对孩子童年的影响,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命运与性格。而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也可能会波及下一代。
把自己的坏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他们的内心长期会变得胆小、惊慌、恐惧,甚至引发心理抑郁。
而这些也会影响他们将来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不敢大声说话,总是害怕犯错,唯唯诺诺,不敢与人打交道等一系列缺陷问题。
绘本《妈妈发火了》,对于孩子吃饭时把饭弄得哪都是,画画又在墙上涂鸦,妈妈对于孩子的任性,总是不停地发火。
在妈妈寻找孩子的道路上,也在反思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他们不再敞开心扉,与人说话,一个人选择躲起来,想要逃离妈妈的坏脾气。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一对父母不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坏情绪,安静下来好好地沟通与交流呢?
打骂式的爱总是被误解而让对方相互产生隔阂、甚至怨恨,对心理造成沉重地阴影。
爱应该是温柔的、平和的,是相互彼此间的尊重、体贴、原谅、关爱……
4、控制好情绪的同时,“褒与贬”同步教育。
绘本《小老鼠漫长一天》,老鼠爸爸抱怨孩子不干活总是玩,最后才明白小老鼠是担心爸爸被晒而忙着给爸爸做帽子。
这时,爸爸的生气、抱怨,所有坏情绪都被感动的泪水一扫而光,最后,他们又恢复了和谐的父子关系。
如果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碎了,把水杯水弄洒了,他是想努力地证明自己可以独立,而大人看到只是被打碎了的后果。
如果明知道自己大声吼叫,对孩子发火,拿孩子撒气是不对的,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坏情绪,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父母应当明智而理性地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他们做事情背后,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其次,父母应当肯定孩子的优点,给予鼓励、表扬,这样自己的坏情绪会被理性压制一些,不至于失控。
最后,父母应当表达出自己认为对的观点与做法,并且希望他们可以改正错误,学会正确的做事方法。
如果你正在孩子幼小的童年里,拿孩子打骂撒气,请赶紧收手,并对自己做出深刻地反省并保证下不为例。
如果你错过了孩子唯一的童年,也请对曾经错误的教育行为,对孩子深深地道歉并忏悔自己的所做所为。
虽然无力改变也无力选择我们的过往,但是我们可以及时改正,不再将错误的言行影响及印证到我们下一代身上。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谁都难免犯错,而正是这些经历才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成熟与稳重。
父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愿我们的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愿我们所有人之间都充满了关爱与宽容,让我们的爱持久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