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可以是一种格局,可以是一种视野,也可以是一种行为准则,当然也有很多人把德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追求。
然而细心观察却发现,即便很多人都喜欢把「厚德载物」等美好的词语像把「福」帖在门口一样摆在办公室。却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的清晰为什么一个人需要拥有这种品质。
在我的教学中,每一次当进度到了深入探讨人在这个社会中为什么要做到德的品行时,通常我们就是在谈论《素书》的第四章【本德宗道章】。
而话题一开始就会开始聚焦在一个思考中,
【人与人之间的舒适距离】。
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人在一出生开始到此刻,无不一直在探索和适应着人与人之间舒适的距离,而且一旦逾越了这个距离,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可怕的是,很多人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不断的在试探这个舒适距离的底线,从而险象横生。
我们把舒适距离分成三种
01
物理上的舒适距离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身体的距离,这个舒适距离跟【关系】关联。
比如我走在路上,一个陌生人站在离我只有10公分的地方,我就会特别不舒服。所以我们即便排队,也会自动保存一个舒适的距离。
但是如果两人的关系是情侣,走在路上如果总隔开半米一米,肯定也不舒适,要拉着手或者并排走比较舒适。
不难发现,这种舒适的距离是在潜意识中的,根据不同的关系,如亲人,朋友,仇人,客户,雇佣等等而不同。
逾越了这种舒适距离的后果是什么呢?很自然,就是引起反感和敌对。
02
情感上的舒适距离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链接和交流上的舒适距离,这个舒适距离也跟【关系】关联。
比如我们是一个普通朋友,但是你每天都找我谈心,我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的关系在这种密度和深度的链接上,不舒适。
我是你的普通客户,你问我太多的隐私,我不舒适。你是我爱人,但是却好几天都不找我,我不舒适。
这个舒适的距离凭自己的用心来把握。
03
利益上的舒适距离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物质与收益还有荣誉上的舒适距离,这个舒适距离跟【担当】关联。
所谓人无利不行,我们人生很多时间都在创造价值,收入利益。而在这个合作的社会能否共赢,利益分配成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
《素书》有云:败莫败于多私。前提就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其实每一刻都在面对着利益分配的舒适距离。
例一:两人是生意合作伙伴,甲出资7成,乙出资3成,甲为总经理带着乙一起努力干,一起面对问题,担当事务。得到大利润,七三分成,同喜同乐。换种情况,甲出资7成,乙出资3成,但是甲只负责投资,事情都是乙去做,技术和关系都是乙的,而收入的利益仍然是七三分,充其量给予一些职业经理人式的“适当补贴”。这个时候,其实利益上的不舒适就会出现了。
例二:加盟关系,加盟商付出了很多,同时总公司也没给什么支持,加盟商觉得都是自己在努力干,总公司在利益分配中得到很多的时候,其实加盟商就有可能不舒适了。《素书》云:厚敛薄施者凋。
人人心里都有杆秤,谁都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别人。
这杆秤所称的就是【担当】。
人们会从事务中的承担责任、付出时间。付出金钱、付出资源等几点去考量。
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你有没有常常在人与人之间利益的舒适关系中去探索底线?
这里有四种情况。
比如你会想:他最少得到多少会同意?
或者你会想:他得到多少会舒适?
或者你会想:他得到多少会开心?
又或者你会想:他得到多少会感恩?
可能你会常有其中一两种想法,其实都属于是在探索利益的底线。请留意,我并非说这不对,只是有一些其他人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比如:李嘉诚先生说:“我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可以理解为这个铜板正是我们说的这个舒适距离的底线边界,其实还能接受,但是已经接近不舒适了。
有智慧的人懂得舍出去,就会换取不但舒适,而且还愉悦的距离。
这样一来场域就大了,人们就很愉悦的与跟这样的人为伍。
再比如:曾国藩把“集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更是直接把这个利益距离退到自己的边界,以众人的利益为至高指导,以此为自己个人价值的唯一体现。
以上举例的两种行为和思想跟前面提到的不断探索别人能接受多少会同意的行为是完全相反的。
这里总结一下
01、利益的边界由担当而定。
02、不断的探索和践踏这个边界,会引发不适。
03、能做到舍自己的利益而担当被人利益的人,场域会越来越大。
以上并非答案,当然也不一定是真理。
这是以供思考的方向,思考过后,才是你需要的答案。
更多文章分享:
关注「筑阁工作室」微信号:ZHUGEGZS 梁成斌工作室:liangchengbin_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