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参加第83届医疗器械国际展览会时,我发现展览会是个全景模式,从生产设备到生产原材料再到具体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围绕产品周边的检测机构、体系建设服务机构、CE认证机构也都会来参展,我觉得这个展览会就是医疗器械从上游到下游的全生态圈。
通过展会资料了解到展会的分区规律,锁定了几个目标展位,同类型产品以采购人员的身份去探访一下他们的产品的性能以及服务方式,展会上大部分参展商都不会介绍某一个固化产品,更多的是希望留下联系方式,展会后再详聊,寄送样品等。
展会结束后,果真有展商主动与我联系,为什么我会找胶布?是因为我们有一款产品在北京市场遇到了问题,一是易过敏,二是粘贴上耳朵上易脱落。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分别抛给了联系我的厂家,他们都会详细询问我的使用场景,然后再有下文的联系,就只剩一家名叫3M的公司,他们的推介产品的方式也很特别。
首先联系我的是负责湖北区域的销售经理,他把我的要求固化下来后,推荐了一名负责生产的技术人员寄了对应的胶布样品给我试用,当我收到胶布的那一刻,技术人员很及时的联系了我,告诉我3M这款型号胶布的特点,关键词:压敏胶、透气性高、与皮肤的亲肤性好,但是痛点是每批次配胶的稳定性会有微小差别,但都是在可控范围内,也有可能遇到过敏的问题,过敏率需要分析每年度是递增还是递减,是否为企业可接受的范围,我突然感觉他把我将来可能找他茬的缺点都提前有了预见。
紧接着我们开始试生产和真人试用,试验结果如下:
从测评结果看,胶布对人体是友好的,但是对塑托不友好,于是将信息反馈至3M公司,同时询问了一下供货价,然而第二个问题出现了,我们的胶布变成成品其中有三分之二是被丢弃的,也就是说成本偏高,不太适合,将结果反馈至3M公司的周经理,周经理并没有表现出情绪不佳,并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与销售部的区域经理一起来工厂拜访,仔细调研了生产操作流程,介绍了胶的种类,我们工厂正在使用的胶属于哪个类别,推荐给我们使用的3M胶属于哪个类别,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同时也提出我们在生产过程贴胶布的工艺精度上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升级工艺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但是周经理介绍的这些超出了我的认知,我想象不出怎么去实现,所以他回到上海后立即与生产团队进行研讨,拿出了可行性方案,并核算出了我的使用成本。
在方案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方方面面都在解决痛点,3M胶最大的毛病是贵,而我们最大的bug是有三分之二的胶布被作为边角料丢弃了,于是3M公司利用技术把三分之二的被浪费的部分让它少浪费三分之一,从而就将成本降低了,虽然还是贵,但是已经更大程度的缩小差距。
通过技术改造了胶布的形状,为了保证我方使用时能够精准对位,还帮我们设计了辅助板,为了解决易撕口,还帮我方考虑到产品的美誉度,在什么方位加易撕口也多走了一步,一起给出了方案。
因为价格的问题,我一直回避主动与3M公司进行深度交流,3M公司却一直不离不弃地拿出方案,但总是保持距离的询问我成交的时间,但是我内心已经被他的认真专业度种草,我知道一旦有机会,我会主动推荐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