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6《小说课之折磨读者的秘密》
原来,学写小说和读小说,一样有趣。
常常读书,读到一些地方就觉得莫名奇妙,读不懂。自觉文学素养还不够,又求速度,一知半解便略过。殊不知,此处恰是精华所在。如莫言的《红高粱》为何能得诺贝尔奖?《平凡的世界》为何可以直击人心?不仅仅因为故事,更是因为文字表达。这里面的技巧,在无形之中就可以勾勒画面,折磨读者,让人魂牵梦萦。
简书笔记如下
1、有了谜,就带了折磨
2、譬喻:利用两件事物的相似点,用彼方来说明此方。
3、面貌描写可分为两种,一是外在(长相),一是内在(性格)。性格比长相重要。
4、场景,情景交融,对照组
5、对话,冰山理论。八分之一在上其余全在水下
6、开场,百年孤独只经典模仿
7、性格,人物性格决定人物命运。“To be or not to be”
8、形式,《一天》一生
9、故事,事物危险的边缘––矛盾,两难
10、叙事者,全知道,不知道,半知道。意外,理解,感动
11、叙事观点,你,我,他。不同人距离感不一样
12、有问题的叙事者,欺骗,死亡,精神病
13、聆听者,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效果
14、时间,顺叙,倒叙和插叙。关注点不同
15、时间花式跳水,青春痘––开始膨胀––化脓––脸上红一片白一片
16、未来有无限可能,过去则因为人们的各种理由,将之扭曲。永远在变动。
17、穿梭时空,时光机、无线电、眼光。
18、穿越时空,《你们这些回魂尸》
19、自定规则,一开始
20、迟滞效应,让悲剧发生在最恰当的时刻
21、蝴蝶效应,留有底牌
22、想象力,轻功和鬼来电,同时登场,所有故事皆表达情感
23、内心景观、往人物内心方向去。
24、寂寞,物能暗示心境,这就是细节描写
25、反常,真理从来不等于真相《东方快车谋杀案》
26、障眼法,价值在于看不见的地方。
27、装神弄鬼,道具制造悬疑,真的,虚的,假的。
28、人情事故,尽量少出现道德训示。
29、绕远路,看不见的B即是细节
30、冲突,不合理的地方,别有用意
31、凌迟,有些秘密不能说,但有些秘密最好让读者知道
32、三的妙用,使用不同的手段,反复讲好几遍,重点在第二遍。
33、留白,不管哪个是真相,都不能说出口,以折磨读者为己任
34、附会杀人,利用传说故布疑阵
35、因果,给果寻因
36、黑暗之心,罗生门,扭曲的名誉大于现实的责罚。
37、看不见的第三个河岸,如果在某人身上找不到答案,请看周遭。比例式中的缺失,到另一边寻找。
别人写的东西有很多,而且比你好很多。
可是别人写的,那些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不去写,就是你天命的盒子里,没有一颗属于你自己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