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这一日的平康坊格外热闹,因为今天,有一位新的“都知”要挂牌,整个平康坊都要去祝贺,平日就流连于各个青楼的官员富商王孙公子们自然更不会错过这样的热闹。
唐朝强盛清明之时,官员是不可能出入这种声色场所的,可惜,唐朝最最美好的时期,只有这么一百年,安史之乱后,唐朝已经不是我们向往的样子,藩镇拥兵自重,本该大权在握,整日忙碌的京官们,反而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光,也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相约青楼聚会,便成了京官们做的最多的事。
于是,青楼也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地步,而且,其高雅的程度和青楼女子才学的水平,绝对高于今天的某些诗会和读书会,能在正规青楼列入中上等的,都是饱读诗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信手拈来的。
而在上等之上,还有一等,则是千里挑一的佼佼者,她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号,称为“都知”,在长安的整个平康坊里,那一时期能获得“都知”称号的,只有三个,在平康坊里,容貌绝美,身材妖娆的青楼女子多的是,要获得“都知”的称号,还要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达到一个公认的高度,还必须在各种聚会中善于调排周旋,不但要制造出整个场子的气氛,还要面面俱到,使与会者皆大欢喜才行;整个平康坊都承认她的才艺交际高于所有人,才能获此称号。
今天要或封“都知”称号的,名叫颜令宾,也是长安平康坊里最年轻的“都知”,十五六岁便获得这个称号,绝没有半分的侥幸。
客人络绎不绝的到来,吉时一到,鞭炮齐鸣,鼓乐奏响,颜令宾身着盛装缓缓走上花台,台下爆发出一阵喝彩,按规矩摆上宣纸,颜令宾抄起毛笔,挥毫之下,一副漂亮的行草须臾写成。台下立刻有客人出价购买,几番竞价之后,被人已十两银子的高价买走,而买主,自然也被请到前排主位就坐。
接着,瑶琴摆上,颜令宾净手之后,点燃檀香,手指轻拨之下,一曲高山流水缓缓流出,台下自是喝彩声不绝于耳,古琴弹罢,换上琵琶,颜令宾带上指套,激越的琴声迸发而出,一曲十面埋伏,却被这个小女子弹出了杀伐之气,台下一片寂静,直到余音完全停止,才轰然爆发出喝彩,颜令宾略略回礼,继续轻弹琴弦,这次换了长恨歌的曲子,随着琴声,颜令宾轻启朱唇,歌声婉转而出,如泣如诉,听得座下之人唏嘘感慨。
最后,在乐师的伴奏下,一曲霓裳羽衣舞看得众人眼花缭乱,台下观众的热情已经被点燃,纷纷开始自发出价竞价,想要获得今晚颜令宾的青睐,获得她的除夜,最后,价格竟然飙升到了千两以上,要知道当时一个中央部级高官一年的俸禄都没有这么多。
当然,身为都知,自然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当妈妈征求颜令宾的意见时,颜令宾向众人深施一礼,不卑不亢的说道,感谢大家的厚爱,但是,还是老规矩,卖艺不卖身。
对于青楼中这样清高孤傲的莲花一般出尘的女子,众人反而更加敬重,反而以能参加颜令宾的诗酒会为荣。在平康坊里的另一个都知被郭子仪的儿子郭翔娶走后,大家更是都想娶走颜令宾,每日登门追求者络绎不绝,礼物都快堆满了屋子。
然而,颜令宾却不特别偏心于任何一个,更不对谁以心相许。众人都以为颜令宾无心于情爱,却谁也不知道,她早已芳心暗许,爱上了一个人,并且经常偷偷去看他,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她爱上的,居然是一个身份卑贱的“凶肆歌者”刘驰驰!
这个在长安城中专门为大户人家出殡是唱挽歌的少年,拥有一副穿云裂帛的好嗓子,更兼诗词歌赋写的极佳,所唱的挽歌基本都是他自己作词作曲,只是眉宇间总是有着淡淡的哀伤,颜令宾第一次听到刘驰驰的歌声,看到他的脸庞,便已经一见钟情,后来经过几次偷偷观察,更发现刘驰驰为人重情重义,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相思,寄去一封书信并附上一首小诗。
当刘驰驰接到平康坊都知的情书和情诗时,也不由的诧异万分,那高傲的白莲花,放着王孙公子不要,居然会钟情于自己,这是真的还是恶作剧?刘驰驰一时不敢相信。
直到几天后,刘驰驰又一次高唱挽歌时,再次见到了远处的颜令宾。看着那个白莲花般的女子脸上的微笑,刘驰驰读懂了其中的意思,心中也泛起了爱意,当晚,便给颜令宾写了回信和情诗。
如此,二人便书信往来不断,诗歌唱和,互相了解,互相慰藉,海誓山盟,私定终身,并许下诺言,等到一起攒够了赎身的钱,便让颜令宾离开青楼,结为夫妻,而刘驰驰,也开始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好景不长,在一场酒会上,颜令宾因为酒后感染了风寒病倒了,原想过不了多久就会好的,却没想到病却越来越重,好不容易捱到春天,一个和阳暖照的午后,颜令宾勉强撑起虚弱的病体,到屋外廊下小坐。
这时春已将尽,花红在春风中瓣瓣飘落。柳絮似雪漫天飞舞,见此情景,颜令其不禁想起自己的身世、羸弱多病的身躯,恰似眼前寥落的花草,不知哪天,就将在生命的春天中凋零。她不禁两行热泪挂上苍白的面颊,随即转回房内,吟道:
气余三五喘,花剩两三枝,
话别一樽酒,相游无后期。
她似乎已有某种生命即将结束的预感,趁着这些天精神略好,她把这首色调凄婉的小诗用花笺抄写了很多份,让人分送给平日交往密切的一些友人,并附短柬说:“小女子此次扶病设宴侍候客人,务请拨冗前来话别。”众友人见颜令宾送来这般惨淡的请束,知道颜令宾是要做最后的告别,便纷纷赶来与会。
几天后,一个无风无月地夜晚,颜令宾强打起精神,细细的整理的妆容,穿上最艳丽的衣服,强撑起身躯,消瘦的脸上带着吃力的微笑,主持了自己的人生告别会。
众宾客也都抑制住内心的伤悲,尽量作出开心的样子,在颜令宾的主持下,大家都讲了很多过去彼此间的趣事和最近风行的新诗,每个人都争着讲话,似乎都想把要说的说完。可是,话哪里是说得完的,颜令宾的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从站改为坐,再从坐改为靠,最后,连脸上的都笑容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颜令宾不得不打断了大家的发言,用尽最后的力气直起身行礼后,声泪俱下地对大家说:“我将不久于人世,春花秋月,曾经与各位消磨过不少快乐的时光,如今生离死别,再无相会之期,我想向诸位提一个最后的请求,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送我一些惜别的诗文,我就感谢不尽了!”话罢伏桌而泣,虚不自持。一旁的刘驰驰再也忍不住,哭的肝肠寸断。
这次告别会后,颜令宾的便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几天之后,这位惊才绝艳的青楼都知,终于在她豆蔻芳华的十八岁年纪,便香消玉殒了。而直到死去,这位生长在青楼的女子还依然是处子之身,她就象一朵圣洁的白莲,在开放得最旺盛的时候被春风卷上了天际,消逝在岁月的流光中。
而老鸨却因为刘驰驰拿不出银钱,拒绝他陪伴在弥留的颜令宾身边,刘驰驰只能站在颜令宾楼下的街边,不停的吟唱着颜令宾喜欢的歌曲,本来就善于唱挽歌的刘驰驰,这时候痛彻心扉之下,更是唱的凄婉悱恻,令听者不由为之垂泪。而因为他的歌声让宾客都无心欢宴,老鸨便派人赶他走,刘驰驰被打的遍体鳞伤也不愿离开,最后打手无奈的警告他,不走可以,但不准再唱了。为了能离爱人近一些,刘驰驰勉力靠在墙角,继续用很小的声音哼唱,可不管声音再小,昏迷中的颜令宾,也一定是能听见的吧。
颜令宾曾是她老鸨手中的摇钱树,现在人没了,老鸨满以为最后还能从那些平日捧场的宾客中获取一些丰厚的祭礼馈赠,不料大家却都遵照颜令宾生前的嘱咐,为她送来一篇篇惜别的文章,一首首哀悼的诗词。最后整整收了一桌子,老鸨哪里会知道这些文人墨客的手稿其实许多都价值千金,只觉得失望至极,愤怒地把这些写满诗文的纸张一齐都从楼上扔到窗外街上。
刘驰驰听到了颜令宾的死讯,无异于遭到五雷轰顶,几乎崩溃。可因为老鸨的阻挠,他既不能陪伴临终前的颜令宾,也不能到她的灵堂吊唁,他的悲痛简直无法倾泻,闷在心中,就在他心伤欲绝时,突然看到楼上扔出了悼念颜令宾的诗文,刘驰驰连忙收抢,把那样雪片一般四处翻飞的各式纸笺,都一页一页地仔细拾起,收藏在怀中。
直到颜令宾下葬在郊外以后,刘驰驰便守在她的坟前,把他拾到的诗词,一一唱给爱人听。歌声饱含深情,哀伤凄婉,令闻者伤心,听着垂泪,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直到两眼通红,嗓子都唱出了血,声音都已经嘶哑,最后昏倒在坟前,才被友人救走。
可醒来之后,他又继续到坟前哀唱,许多颜令宾的旧时好友也到她墓前悼念,并站在那里,静静地听刘驰驰唱歌。这成了一时间长安城中文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自发的去坟前悼念,或烧几张纸,或送上自己写的悼念诗文,或者就静静的听刘驰驰唱歌。
其一:
残春扶病饮,此夕是堪伤。
梦幻一朝毕,风花几日狂。
孤鸾徒照镜,独燕懒归梁。
厚意哪能展,含笑奠一觞。
其二:
昨日寻仙子,轜车忽在门;
人生须到此,天道竟难论。
客至皆连袂,谁来为鼓盆;
不堪襟袖上,犹印旧眉痕。
其三:
浪意何堪念,多情亦可悲。
骏奔皆露胆,麇至尽齐眉。
花坠有开日,月沉无出期。
宁言掩丘后,宿草便离离。
其四:
奄忽那如此,夭桃色正春。
捧心还劝我,掩面复何人。
岱岳谁为道,逝川宁问津。
临丧应有主,宋玉在西邻。
传说,在一个寂静无人的黄昏,刘驰驰唱着唱着,体力不支,昏昏沉沉朦胧中惊见淡妆素衣的颜令宾站在坟头向他颔首微笑,感念他的一片深情,告诉他不要伤心,她只是脱离了俗世的苦海,说完便化身一朵圣洁的白莲缓缓盛开。刘驰驰猛然惊醒,从坟头看去,只有纸幡飘拂在凉风中,再也不见颜令宾的影子。
但从此他坚信,颜令宾一定是喜欢他唱的歌的,于是便在坟旁搭起草棚住下,只要有空闲便在他坟前吟唱,希望再次唤回她的芳影。来悼念颜令宾的人一开始还每每都能看见刘驰驰独坐坟前,听见他的歌声,可不知什么时候,就再也不见刘驰驰的,只是在黄昏雨后,偶尔还能隐约听到那缠绵悱恻的歌声。
——东篱若尘(文俊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