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弄来一大堆零件,开始搞起来,搞来搞去,搞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这些零件是怎么搞成一艘航母的。”
以上这段文字,是一个孩子描写的制作航母模型的过程!
而在写作中,很多孩子都是如此。不知道如何把动作写详细。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一个『弄』和『搞』的背后,都隐藏着哪些动词?
比如“喝牛奶”,你是打开包装——插入吸管——咕噜咕噜喝完啦!
还是这样的?请看图
你看,生活中令人熟视无睹的“喝牛奶”,竟然藏着9个鲜活的动词。
好,再来举个例子,有孩子写“吹气球”,是这样的:“我拿起一个气球,用力一吹,气球就鼓起来了,不一会儿,就变好大了。”
但,也有孩子是这么写的:
怎么样?服不服气?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描写时,就是不具体,不生动呢?
关键就在于他缺乏『动词意识』。
什么是“动词意识”?也就是一种将事情的过程分解成一组细密而丰富的动词写作意识。
任何一件事情,一个完整的过程,都是包含着一组连贯的动作的。
当我们描写一个动态场景时,我们需要将它分解成一组连贯清晰的动作,分解清楚才能描述具体。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捕捉到更多更细密的动词。
今日小练习:夏天吃冰激淋是我们每个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之一,那么从『打开冰箱』取冰激淋,到吃完把包装纸丢垃圾桶里,都藏着哪些动词呢?一起来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