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断舍离》,喜欢这本书的人不少,很多人都觉得读了它可以重新规整自己的人生,特别是有杂物收藏癖的人。把人生中取之不值的鸡肋般的东西丢弃,好像不需要有一个大彻大悟的人通过书本来告知吧?但是我们就是做不到,总以为有些东西“也许以后”用得上,因此越积越多,不堪负累,把自己和家弄得跟贫民窟似的。
想起了小时候的搬家,家里的大人总说那么一句话“上屋搬下屋,少了一箩谷”(这得用我的家乡方言读),不管什么东西都要无一遗漏搬。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要趁着搬家丢弃一些破旧就得跟大人斗智斗勇,在搬家的路上将我们认为不要的破旧丢弃,搬了新家大人们是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少了旧物的(其实很多是无用之物),以后想起来就是“我也不知道放哪里了”就混过去了。一般做这种事都是我,我是家中老小,从小就调皮,骂不怕不挨打,比较无法无天,后来大人知道被我丢了,就是一句“败家子”也就过去了(有用的东西我也不会丢弃)。
长大了离开家自然得自己过日子,要不要丢弃杂物自己可以做主,但是似乎也没有想象的这么决断。虽然不会做收藏家,即使毕业后什么书籍笔记的也搬了几次保留几次,后来发现那些也就是无用之物舍弃了,在入学四十周年的时候被系里保留了四十年的我们的学籍档案感动得一塌糊涂,原来在系里我们不是早该舍弃的无用之物,感动过后也就这样,仍然没有收藏习惯,真有点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的感觉。
记得在大学时期到一个同学家里玩,那是一个非常整洁的家,没有任何无用杂物,那家妈妈把买回来有包装的包装纸盒都在第一时间丢弃,给我的感觉特别好。当有了自己的家,即使会想起那家妈妈的习惯,仍然做不到。于是装修好了一个家,无用之物彻底弃之大概可以保持一年,这一年有很好的家的氛围,然后就慢慢积累各种杂物,几年之后,当初这么有艺术气质的家就跟贫民窟似的(我理解的贫民窟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无用之物充斥)。自己看看都不喜欢,清理?丢弃?好像也没有时间去彻底做这样的事儿。
旅游也是这样,喜欢买一些所谓的纪念品,回来送送朋友,家里摆一摆,一段时间之后,看着碍眼,也就丢了。有一年去法国,归途几个朋友都带拉菲,我也带了两瓶,一路小心翼翼保护着。回来之后被我姐好一番奚落,“你自己不会喝酒,家里没有人对这玩意有很多的兴趣,你带什么带?别跟我说其他人都带,你不是其他人!”于是总结一条经验,旅游就给自己买需要用的有特色的,其他不买。然后发现这种理性让自己和别人都舒服,旅途也变得很轻松了。所以现在旅游即使出走一个月之久,也不想带什么手信。
对衣服的断舍离就比较难做到了,可能因为穿着中融入了情感。一条红色的羊毛裙子是1992年“街上流行红裙子”的产物,2012年还在穿它,被友们抨击对中国经济发展没有贡献,这种做法当然会使柜子里的衣服越来越多了。衣服的断舍离一般都是我姐来做,她觉得这些衣服我不要再穿了,就被打包收拾掉了,说我比较忙,其实是可能我收拾了想想又放下。几年一过我姐就得给我收拾一次,然后告诉我“这件衣服不要再穿了,你穿了几年了”等等。今年去北非,拿了一件衬衣,一看跟十年前办护照的照片上的衣着就是同一件,于是只好换另一件。
我做得比较好的断舍离可能是对记忆和情感的处理了,这辈子也有过许多不快与遗憾,工作的生活的,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但是我属于粗犷型的,很容易打包就收拾了它们,也许没有丢弃,只是束之高阁了,这种搁置对我的影响就越来越小,记忆里留下来的都是情深义重的珍惜,背信弃义的伤害随风飘逝,日子越来越快乐与悠长。
新的一年需要好好整理自己,人生若无断舍离,如何拿起与放下?首先是生活中的断舍离,放假好好整理整理,让家不再有贫民窟的拥挤,人不再有贫民窟式的累赘和匠气,拿得起放得下,才能云淡风轻简装出发神清气爽;其次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断舍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要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更要勇敢面对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才有真正意义的自由自在;其三社会关系和情感上的断舍离,过往不可追,明日仍可期,珍惜每一份善意,每一个微笑,但始终坚守底线学会拒绝,能够选择拒绝和不需要理由,底气就应该来自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