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原版故事是这样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从昨天开始,到今天早上,我们也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差点也进入到踢猫效应的恶性循环当中,做一个梳理,希望遇到类似事件能有个警醒。
总复习阶段,作业不少,加上钢琴考级在即,一般都是钢琴一小时之后吃晚餐,然后开始写作业、学大思、吹单簧管、练字,事情很多,一般一个环节出问题,跟着都会出状况。不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九点半可以准时起床,不影响第二天六点起床背诗词。
昨天上学,秋秋出板报,洗完手回来,英语默写已经开始,前面三个没有听到,后面就开始慌了,最终结果是错了十个,老师让一个订正四遍(40遍,大约时间半小时),然后重新默写一遍(大约20个,时间20分钟)。加上需要补写的家园联系手册,至少需要20分钟。我大约算了下时间,知道所有的计划都将打乱,如果不调整,大约得到十点半才能睡觉。
考虑到事出有因,我决定调整秋的作业:订正的时候开始默写,会写的只写一遍,不会的写四遍,重新默写改为今天早上上学路上口默。秋秋说,老师会批评她没有按照要求来完成作业。我说,你按照我说的来,准时睡觉,剩下的交给妈妈。秋秋睡觉的时候,我给老师发了微信,说明了今天的处理方式,求得老师的谅解,不至于挨批评影响情绪!
秋秋在九点四十分左右上床睡觉,但是语文的默写还没完成,全部留到了今天早上。早上六点起床,取消了诗词背诵,回到语文和英语上来。可是秋临时想起来家园联系手册有一项不对,就在那里修改,过了十分钟,还没有好!我有点着急,及时制止了她。
提问:复习和家园联系手册哪个更重要?
秋说:复习重要,马上考试了。可是家园联系手册今天得交,否则老师会批评
我说,重要的先做。
之后秋在语文和英语哪个先学的问题上有犹豫,我开始提问:——哪个比较重要?
——语文
——为什么?
——因为语文还有不会的,而英语都会了,所以应该语文先复习,英语放后面
很好,知道分辨轻重缓急,是很大的进步。
关键是,秋在口默语文的时候,换部首组词不会,着急得哭了!我和她爸看着她哭,差不多一分钟左右,我开始情感引导:秋,妈妈知道你默不出来很着急,哭似乎也解决不了问题,要不你来观察下“句”字的结构,包围结构的部首还有吗?加上就可以了。好不容易换了两个,还有好几个没有默出来,6:45吃饭时间到了……秋秋含着泪,眼神流露出了求助:爸爸妈妈,帮帮我!我坚定地说,把书收起来,吃饭了,今天需要7点5分出发,否则影响7:25的默写。
吃饭的时候,先对秋做出重要和紧急的正确判断给予肯定,安抚秋的情绪,然后吃饭上学,路上她爸简单复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准时到校,英语默写➖2,语文全对,放学回家情绪还可以!
事情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情绪爆发,所以在这过程中,情绪控制和情感引导特别重要!
同时,与老师的沟通也很关键,鼓励孩子向老师争取第二次机会,是我最近一直在做的事情。不过孩子还不太敢迈出步子,需要再做工作。主要问题在于过去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常常处在恐惧和焦虑中,之后再多听几遍《让孩子远离焦虑》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两本书,熟练掌握其中的工具!
二级反馈,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是塑造行为最好的时候,例如今天分辨出紧急和重要时,给予肯定
表达爱,写小纸条,给孩子惊喜!
刚刚孩子主动跟我说,要订个学习计划,我认为这两天的折腾起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