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生个娃来陪你玩——《宝宝的第一本游戏书》
随着二胎全面放开,育儿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对于为人父母,或者准备“升级”的你,不能不了解如何快乐地陪伴孩子成长,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强健孩子的体魄,来自德国的《宝宝的第一本游戏书》将是你入门的最佳选择。
下面我结合书中知识和自己的育儿体会,总结干货如下:
一、认识孩子
1. 孩子是美丽的天使
虽然说生儿育女,十分辛苦,吃喝拉洒睡,甚至会让人疯狂。但是,当你体会到,疲惫地工作一天回到家中,孩子冲过来给你一个拥抱或亲吻的感觉时,孩子就是美丽的天使!
试着回想一下:第一次眼神接触,第一个微笑,第一次发出声音,第一次独自迈开脚步,第一次喊出“爸爸、妈妈”,哪一个不是充满阳光的幸福画面?
2. 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能力
我们通常认为新生儿是没有能力的,吃好喝好就行了,事实并非如此。
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快速地学会了由脐带转换为用心肺呼吸,即使在出生的前几天,孩子也已经可以控制自己的“饭”量。同样,他很快就能学会通过眼神、手势和声音与别人取得联系,并且快速地成长,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
这也意味着从第一天开始你就可以和宝宝一起玩了,而不是像别人一样,等到他会走路或者会说话才开始游戏。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得到不断学习和增强!
3. 优秀的父母这样做
当前育儿的观点太多,往往自相矛盾,让新晋升的父母无所适从。实际上,最好的行为来自本能。
育儿是人类基因已经预设好的行为,只要父母与孩子发生接触,父母能够从一开始就对们的新生儿做出正确的反应。
比如,母乳喂养总是提倡新生儿尽早与妈妈接触,这样能够妈妈产奶。
观察也是父母的必修课,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总结生活规律,辨认孩子的信号,就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既是心灵的共鸣,也是父母在绘制孩子的心思地图。所谓知儿莫如父,就是这个道理。
二、第一年的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大体上遵循以下规律,与孩子一起玩的游戏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
1-3个月,大多数时候孩子通过仰卧时的广阔视野来观察世界,包括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俯卧锻炼他的肌肉,开始对世界的探索。另外,2-3个月的孩子已经学会露出他“天使般的微笑”了。
4-6个月,孩子开始在仰卧姿势下练习坐了,他已经可以有意识地抓取物体,所有的感官都已经敏感起来,能够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了。
7-12个月,孩子之间的差异开始明显,一天比一天灵活,可以从躺着到坐着,也可以站起来,甚至可以走路了,语言发展也非常明显,可以听懂话了,甚至按照指令做动作了。
三、开始游戏
根据上述规律和对孩子的了解,《宝宝的第一本游戏书》给出了101个非常棒的游戏,这里举几个例子。
1. 探索性质的游戏:
游戏名:这是谁
年龄段:1-3个月
方法:孩子仰卧,父母离他20-25厘米的地方给他看你的脸,微笑着跟他说话。
效果:让孩子仔细观察你的眼睛和嘴巴。增进感情,培养孩子专注力,孩子一次性的观察时间会随着游戏次数越来越长。
游戏名:吊床里的宝宝
年龄段:1-3个月
方法:把孩子放进一条宽大结实的浴巾或床单里,两个大人一人一边拉起,给孩子荡秋千。
效果:训练孩子自己控制平衡的能力。
我家的孩子特别爱玩这个游戏,经常玩得不愿意下来。
游戏名:从椅子下面爬过去
年龄段:7-12个月
方法:把椅子当地道“隧道”,从下面爬过去。
效果:训练孩子的空间感和控制身体位置的能力。
2. 运动性质的游戏:
游戏名:转过去,翻个身
年龄段:1-3个月
方法:孩子仰卧在垫子上,妈妈从外侧抓住他的一条大腿,大拇指在腿下侧,其他手指在腿上侧。(孩子向左看,你就抓右腿,孩子向右看,你就抓左腿。)
慢慢地把抓住的腿放在另一条腿上面,这样孩子就能自己翻转到一侧,并以肚子着地了。(有点复杂,看图)
效果:为下一步孩子自己翻身做好准备。(动作练习,分解动作很重要)
游戏名:爬过去
年龄段:7-12个月
方法:越过障碍,爬过爸爸或妈妈的身体
效果:亲密活动,锻炼孩子身体协调性和核心肌肉。
3. 交流性质的游戏
游戏名:妈妈,我们来谈谈
年龄段:4-6个月
方法:让孩子俯卧,你也他对面也俯卧,慢慢地把你的脑袋向左移或者向右移,孩子的脑袋也会跟着移动。
效果:眼神交流,锻炼颈、肩、背部肌肉。
游戏名:请求与感谢
年龄段:7-12个月
方法:把玩具给孩子,同时说:“请”;
过一会你伸手请孩子把玩具重新给你,说:“给我”;
当你拿到时,说:“谢谢”。
效果: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尽管他还不能说话,但已经可以交流了,而且,能够得到赞赏,孩子可以获得成就感。
四、注意事项
1. 时间选择
开始时间。应当在孩子睡饱了,而且不渴也不饿的情况下,这样孩子才有精力。如果刚吃完奶,需要等半个小时以后,或者先玩一些安静的游戏。
结束时间。刚开始不宜太长,注意观察孩子状态。当孩子表现疲惫或者注意力不在游戏上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游戏了。
2. 玩具选择
简单的玩具就可以,最好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比如用碗、筷进行打击乐游戏。
也可以自制一些玩具,比如用塑料环,上面系上手帕或丝巾;用两个一次性纸杯,穿上绳子当简易电话。
自制的玩具更有趣,还可以让孩子观察并参与到制作的过程中。
(卫生纸筒和丝袜做的游戏蛇,简单吧)
3.游戏的乐趣
游戏不是要加速孩子的生长,而是要伴随并促进孩子的成长。
乐趣并必须放在第一位,孩子不是被动地进行,而是受到吸引,自己主动参与。因此,当孩子疲惫或注意力转移时,就应停止游戏,而且,父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参与游戏。
4. 重复
尽可能多地重复每一个游戏,让孩子知道什么玩具属于哪个游戏,在大脑中建立记忆和链接,一旦见到某个玩具,很快就能进入游戏状态,回想起游戏动作和以前的愉快体验。
5. 规避风险
安全第一。家庭生活水、电、气都存在危险,父母要做到预知风险,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