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位于大理的中部,古称叶榆泽,又名昆明池,因湖形似人耳,遂称为洱海。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在巍巍的仓山脚下,有一片湖水,这里波光可鉴,无论阴雨绵绵的日子还是风和日丽的时候,湖水总是那么清澈剔透,洗尽一切尘埃,兀自地洁净,再洁净。最惬意的时候,是听着那个古老的传说,依着湖水,端详天上的月牙儿,和水中的月影私语。
洱海日出据说,数万年前,天宫中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极其嚮往人间的幸福生活。于是下凡来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位渔民结成夫妇妻。公主为了帮助村里的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随手一抛,将自己心爱的宝镜沉于湖底。这样,鱼群就被镜子照得一清二楚,渔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打到更多的鱼。从那以后,宝镜就在湖底变成了金色的月亮,放着耀眼的光芒,为世世代代的捕鱼人照明方向,于是那个镜子成了闪耀大理的四大奇观之一 ——“洱海月”。
自古以来,月亮被不可计数的诗人,诗人写成千古流传的美景,月亮本身的美不言而喻,可是洱海的月亮,却是别有风味的,明代诗人冯时可在《滇西记略》中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陪大而更明”。月明之夜,乘一叶扁舟,邀上红颜知己,划至湖中央,放开双桨,任小舟飘飘摇摇,随湖水微微摆动。一切的爱慕之情,所有的海誓山盟,都会在这样明亮的夜色中开启通往幸福的大门。天空中有黄金一般的月亮为这样的爱慕作证,湖面下有笑微微的月影倾听发自心灵的诉说。诗情画意的何只是景色?而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举家欣赏倒影在湖中的金色月亮,或少饮取乐,或歌唱言欢,或轻舞助兴,或描摹梦想......此时的天光,云彩,月影和湖水相影成趣,宛如一幅优雅的画卷,画满了闲情逸致。
即使不在月圆如轮之夜,天空中依然有月儿摇着金色的手臂,清辉灿灿,一尘不染,仿佛刚从洱海中沐浴而出。湖水中,依然有淸澈的倒影遥相辉映。看着看着,水天相接,交融一起,景竟分不清是天月坠落,还是湖月升空。一切都仿佛梦幻的样子,梦幻的颜色,梦幻的感觉。
洱海之美,还在于水。清晨,湖面上薄雾轻笼,烟波缭绕,迷迷茫茫的一片,朦胧成为一种奇幻,若等到东方日出,烟雾渐渐隐去,洱海就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露出秀美的面容;而后,朝阳升腾,湖面波光粼粼,或金黄,或银白,湖面上开始有鱼舟扬帆,新机无限;夕阳时分,晚霞映照,归舟泊岸,渔歌唱晚,湖水又归于极度的平静;夜晚,微风拂水,涟漪荡出随意的波状,互相推挤着拥上岸边。洱海的一天里充满了悠闲和洒脱,周而复始地流过一个有一个世纪。
每当风和日丽时,湖水就更如镜子一般了。举目远眺,湖边苍山的积雪倒影水中,湛蓝的天空、纯白的积雪、碧绿的湖水、苍翠的山体相影生,偶有若隐若现的银色海鸥掠过水面,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一幅水墨山水就不加雕琢地铺展在眼前,迷人到无以言表。这时泛舟洱海,就可以领略那“舟行的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深幽意境了。在洱海,或湖边,或湖上,它那镜子般的湖面总会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彷彿一切的混浊和污垢都可以在接近洱海的一刻遁于无形,化为乌有。洱海,这颗“高原明珠”总是给人纯净之感。这纯净,足以让人为之感动,为之震撼。当带着满身的欢喜来到洱海之上,自身的欢喜变成相陪的欢喜;当带着一面优郁来到洱海之上,这伤人的忧郁就会被它的纯净所吸收。
洱海月,洱海水,不知让多少旅人迷失其中。那一刻,那山,那水,那平静如水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