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班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分为两种。一种是勤奋型,表现为上课永远保持专注,下课永远埋头做题;另一种是聪慧型,表现为上课打岔,下课打逗,你以为他(她)同你一样拥有痛快玩耍不谈学业的潇洒,可成绩下来他(她)永远把你甩出好几条街。小时候的我属于前者。我很少玩乐,笔耕不辍,以此换来的是很好的成绩和很多的夸奖。我从不怀疑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也从没怀疑我的学习方法,直到最近。
随着学习的知识逐渐变得专业和深入,我发现之前的那套学习方法不像以前那么好用了。一开始我以为问题在于我不够刻苦,于是逼自己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但效果并不好。于是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用错了学习方法?一味埋头苦干,真的是好的学习方法吗?
向内追溯,我是这样学习的:上课的时候我会非常认真地听讲,但我只输入,不多加思考(为了听到老师每字每句也没过多时间去思考)。每每一节课下来我并不太懂老师到底讲了什么,也不太懂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但我不担心,我很勤奋,无论课间还是放学后我都在笔耕不辍,我有充分的时间,像钉钉子一样对准一个知识点,反复做题、巩固,所以我能很扎实地掌握每个知识点。但我很少停下来考虑类似“这本书每章之间的关系”“假如让我创造,我会怎么思考”这样“无用”的问题。如果有个爱天马行空的男生问我一些较为发散的问题,我是绝答不上来的。
向外探索,我周围那些研究工作做得很好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看起来并没有很努力,他们会专门腾出时间来休息娱乐,他们总在聊天谈笑,但如果你跟他们聊些正经的,会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领域既不缺乏纵向技能,又有宏观视角。他们很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也很清楚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其所言常常令我惊叹:They are so smart!
不得不承认,我看似勤奋,但我的“勤奋”只能保证良好的输入,并不能保证足够的全局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由于缺乏全局思考,我无法清晰判断前进方向,因此我的埋头苦干,可能根本就是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做着无用功;而创造性思考的缺失更是可怕,你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创造性的学者能做出什么好的科研成果!
痛定思痛,为什么一味的“勤奋”会导致收效甚微呢?其实人类的大脑是有两种工作模式的——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专注模式”下我们思考得紧密而集中,某个小范围内的神经高强度工作,能够快速搜索到需要的知识并进行反馈。思考一下我们解数学题时的状态,那时我们就在动用大脑的专注模式;而“发散模式”下大脑则较处在较为放松的状态,像一阵没有方向的风,大脑的神经元随机地联结,使我们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进行更宏观的思考。由于联结范围较广,常常能激发出一些十分新颖的创意,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我们散步、聊天,处在放松的状态下,也便将大脑调整为了发散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下我们看似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其实大脑仍旧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工作,只是大脑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将刚刚的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进行某些联结。这样的潜在思考有什么好处?发散模式常能给我们突发奇想,或者,当我们重新回到专注模式,我们或许惊喜地发现原本不会的知识点竟然一下子懂了。
这两种工作方式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同等重要。前者使我们所学内容变得更扎实,而后者能很好地激发创造性思考。我的问题也就出在过于强调专注模式而不重视发散模式。
如何利用好发散模式?我身边的人给了我一些很好的方法。
我发现,科研做得好的人都很重视与同伴的交流。不仅仅是因为有时同伴的一句点拨常能解决你持续数个小时的困惑,而是有时即使其不能帮你答疑解惑,其无心之言也常能激发你的灵感。这就是大脑发散模式的神奇作用。同时,他们也很重视休息,当他们觉得疲惫,不会固执地逼自己继续工作,相反,他们会小睡一会儿,积蓄足够的能量后刚刚还不得解的问题可能会瞬间得到解决。
所以,我已做好准备抛弃“低效的勤奋”,更聪明更高效地去工作。期待改变和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