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长平之战后,秦政府对赵的战争决议,关于是进是缓产生了分歧。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秦军缓进军的阴谋故事。
自译部分
公元前259年十月,白起兵分三路,一路由王龁指挥,攻陷武安(河北武安)、皮牢(山西翼城县东北)。一路司马梗带领,占据太原。自己一路继续向赵首都邯郸进发。
韩、魏见形势不妙,秦国的脚步并没有因战争的胜利而停止,便请苏代游说范雎。苏代接受了贵重的宝物,定下一计,见了范雎便说:“武安君这是要去围邯郸吗?”范雎对曰:“然。”
苏代继续说:“赵亡则秦王王矣。到时候武安君也会被封为三公,您的地位能比他高吗?就算您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吧,可是您也没有别的办法去阻止了。”
“秦之前攻韩时,围邢丘(河南温县东),困上党,上党民众皆反为赵。那里的人宁愿受赵王国管辖,也不愿意投降于秦。我们可以想象,假如赵国灭亡,也会发生类似于上党的事情,赵国北地居民会向燕逃亡,东地民众入齐,南地人民进韩、魏。甘愿接受秦统治的人,恐怕没有多少。不如现在就着手讨论割地的事宜,不要让赵国灭亡。一方面还可以逐渐蚕食赵国,另一方面,不要让武安君再立大功了。”
于是范雎向秦王上言:“秦兵长途征战后疲惫不堪,不如现在坐下来和韩、赵讨论割地求和事宜,修养生息,整备军力。”秦王也采纳了范雎的建议,于是同意韩割让垣雍(河南原阳县西)、赵国割让六个城市的割地合约。
正月,秦王下令班师。白起于是与范雎之间有了嫌怨。
读书笔记
1、本文与后文产生了严重分歧。在后文秦攻邯郸前夕,是白起说不能继续攻伐,秦军伤亡太大。但在本文中,是说白起还在积极筹划攻邯郸事宜。司马光为什么这么安排?从本文开始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这事,到后文处再联系起来看。
2、周朝时的三公,一般意义上是指太师、太傅、太保。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多为天子,太子老师。在秦朝时,通说为丞相、最高行政长官。太尉,最高军政长官。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之职位,副丞相。
3、本文实则又在说什么?抛去了苏代的阴谋论,说明此时此刻,秦王对范雎的建议基本是全盘采纳。也证明了白起在秦地位已然不行了,不受待见了,虽然打了胜仗,但在政权核心处,秦王偏向于范雎。原因我们之前也讨论过,白起毕竟是穰侯举荐的,穰侯出事,连带关系的白起虽然表面风光,却已经势微了。
4、其实在通鉴里,整个范雎这个人物线索,不停地说他在复仇以及巩固自己权力。侧面刻画的是一个小心眼之人。
5、关于是否要立刻出兵邯郸。从后世人眼里来看,白起的决定是正确的,邯郸已经空虚了,长平之战让首都元气大伤,士气大乱。加上白起兵分三路,实质上对整个赵国,或者说有生力量已经形成了多重钳制,此时腾出手来揍邯郸,应有胜算。
只不过目前来看,秦国内部出现了摇摆,但也只是暂时的。不管这个故事怎么插手了秦王的决策,秦军在不久,就要对赵国开展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