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粗略读完了这本《共情力》。该书由美国心理学会会员亚瑟·乔拉米卡利博士撰写,耿沫翻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除了该本书,作者还出版了《你的感觉我能理解》《能力的诅咒》《成就成瘾》等书,他是一位非常富有传媒经验的一名心理学家。
一、共情的定义
“共情”(empathy)这个词,在这个时代里很火,比如《共情时代 》 (弗郎斯·德瓦尔著 刘旸译)中,弗郎斯·德瓦尔说,“共情力是让我成为我们的能力。”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 Paul Bloom 写了一本书叫'Against Empathy'(《反对共情》),认为“共情就是对别人经历与情感的洞见与感同身受。”但“共情”这个词,最早是由卡尔·罗杰斯提出,作为心理咨询的一项基本技术。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①借助来访者的言行,深入探索体验来访者的情感与思维;②借助于知识与经验,把握来访者的体验的体验与他们之间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滴理解问题的实质;③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来访者,以影响来访者并取得反馈。
共情经常被误认为是同情、同感或情感的共鸣。它们虽都是人际交往关系中重要重要的方面,但共情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共情与同情的区别就是,共情是对别人经历与情感的洞见。而不是只是对别人不愉快、悲伤经历的遗憾与怜惜。共情是设身处地的感同身受,同情在心理咨询中有时就像是一种不该有的逆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会阻碍心理咨询师的正常判断。
共情与情感共鸣的区别是,共情是相对客观的,它产生的基础是事实,而不是假设。虽然”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 Paul Bloom在《反对共情》中也认为,共情亦具备“族群”“小团体”的视野狭隘,但他还是讲究理性的归因,不是情感共鸣那种泛化的移情反应。但总的来说,共情还是能够将人的情绪调整到一个可控的程度,让人的想法和行为都能做出感知,是一个人基于自己的经历与经验对另一个人的遭遇做出的深思熟虑的反应。
二、共情力的作用
虽然本书的副标题写的是“你压力大是因为你没有共情力”,压力与共情力不足确实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压力的产生并不局限于仅仅只是因为共情力不足。这感觉很有点颠倒因果的错误。但不可否认的是,共情是让我们保持平衡的一种重要方法,共情力确实是一种交流沟通化解问题的关键法宝。
比如我们举个不太恰当例子,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里面的李雪莲最后跟市长说因为她听到家里老黄牛说所以她不告了,陪同的领导即感觉到了莫大的戏弄,所以事情又搞僵,李雪莲继续去上 访。其实,按照李雪莲当时真心的想法,她确实是下了决心准备去不告了的。她听牛说所以才不告,这个思路确实有点尴尬,匪夷所思,但是结合他的处境和认知水平来看,她这样写并不排除就是她内心的真实观念。来攀谈的市里领导明显就是缺乏这种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共情。
又比如法国的电影《白》里面讲的卡罗尔和多米妮那对夫妻相爱相杀的故事, 开始两夫妻移居法国以前,丈夫卡罗尔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均是高于妻子多米尼的。但他们到了法国以后,多米尼语言天赋更好,于是很快适应了法国生活。但卡罗尔就像失群的孤雁,找不到工作,融不入当地社会,完全找不到以前那种社会地位与感觉,最后甚至性无能被妻子抛弃。其实,根据《共情力》观点,他们如果早运用共情这种心理学技巧,她们的婚姻完全是可能挽救的。
为什么呢?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荣格说过,爱和权力分别处在天平的两端,当爱多一分的时候,权力就会少一分,当权力多一分的时候,爱就会少一分。共情力能够激发信任,能够让不平等的爱找到平衡。事实上,两个人的共情互动会释放出内啡肽、血清素等能让大脑平静舒缓的化学物质,而这会给我们带来乐观和安全感的感受。大脑中的这点小变化,经常能让我们感觉更加幸福,在遭遇不幸时复原力也会飙升。确实。根据男科医学的研究统计,确实70%以上的性功能障碍问题都是心源性的,是可以在双方的支持鼓励配合下疗愈的。
三、共情的方法
首先要识别与察觉个人的认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科学美国人》网站去年7月19日发布了一篇文章,《让你没有安全感的三种思维习惯》(3 Toxic Thinking Habits That Feed Your Insecurity)。作者亨德里克森在该文中提出,有三种思维习惯会让人没有安全感,它们分别是:情绪性推理、过分猜测他人想法,以及一味揽责。这三种思维习惯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扭曲。认知扭曲,就像是宇宙物理中引力场的弯曲,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虽然我们没察觉,但它的影响一直就存在。
然后是学习共情地倾听。这里尤其是要反对那种读心术,冷读术等捕风捉影、极具危险性的推测人物心理的方法。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斯坦诺维奇的《这才是心理学》。
其次是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自我诊断、自我治疗,对号入座,经常都是不靠谱的。人常说,“学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理性的自知力往往并不能改变我们的情绪。所以,专业问题,我们可以交给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医师去解决。
最后是建立深度的联接。亚瑟·乔拉米卡利在书最后写道:“共情力是创建信任的基础,它使我们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平复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能够倾听。我们可以敞开心扉,接受我们听到的,从而重写我们的故事,纠正扭曲的思维,最后成为我们注定要成为的人。”
作者说得多好,美好生活需要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