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无趣的人。
为何?
豆蔻年华,鲜读唯美浪漫的校园爱情小说;长大以后,不喜欢追剧,偶尔一时兴起,调剂一下生活;不追综艺;也没有狂热地追过明星……嘴巴笨,既没有谈笑风生的幽默,也乏于跟别人唠家常,真的匮乏一般聊天所必备的谈资。
所以,我总在想
当你们聊天时你们在聊什么
最近追了《欢乐颂》,我觉得虽然我像关关一样,从小被爸妈呵护着长大,“脑袋瓜里有很多教条”,但我更偏像安迪的个性,只不过是低配版,没有那么高的颜值、也没有那么高的智商,但情商还是一样低的,也同样的不喜欢吵闹……
从小学到高中,每天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里,表面上大家都差不多。上了大学才发现,我的生活单调得可怕,没有多才多艺、没有可以登上台面的兴趣爱好,就像一潭沉寂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和生气儿。我唯一感激的就是小时候学写欧阳修的正楷、学习国画、围棋时练就的沉稳踏实性格,虽然没有练出一个书法家、一个画家、一个有段位的棋手,也没有锻炼出超高的智商,但至少这些痛苦的磨炼雁过留痕般深深镌刻进我的骨子里。我猜也正是因为练习欧阳修的正楷,使得我多年来都循规蹈矩,小心翼翼,总也跳不出那折好的四四方方的格子。我也一度怀疑,心跳过缓跟这些训练有关,总是反应慢一拍,给人一种特别从容淡定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毕淑敏的书,她丰富的人生阅历、开阔的眼界、以及作为心理医生给众读者开出的各种心灵鸡汤,无一不让我痴迷其中,无法自拔。于是,我开始想要追随她的脚步,有一种想要跳出似乎既定格局的冲动。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我觉得这其中蕴含的哲理跟我当时的处境是一毛一样的。信念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一旦萌生,便会抑制不住的泛滥,而且没有人知道结局是好是坏。
后来,读了刘同的书。讲真,我同哥简直是一个大写的励志、一碗行走的鸡汤!虽然鸡汤但却真实,在他的书中,我总能找到一丝丝似曾相识的经历。读他的书不要紧,但却助长了我正在不断泛滥的信念。
硕哥说我是正能量使者,璐说我是小太阳。我想这一定是受到前面两位的“毒害”罢了。
“没有哪个年轻女人可以无条件获得幸福。”
《欢乐颂》里每个人的结局都是幸福的,但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安迪有着可怜的身世和悲惨的童年,最终凭借过人的智商和努力获得一票男神的青睐;樊胜美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上天眷顾她的坚强,给了她经济适用男王柏川;邱莹莹经历了白渣男才遇到应勤;曲筱绡复杂的家庭关系,使得她从小就跟妈妈一起对付他爸身边的捞女,凭借自己的努力跟同父异母的哥哥斗智斗勇,把自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并收获男神赵医生;关雎尔呢,一段感情刚刚萌芽还未绽放就溺死在摇篮里,据说最后和谢滨在一起了。
这个世界无论怎样变化,万物终归会趋于均衡。
余华说,“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是个矫情的人,但我同哥说啦,“矫情的人只是比别人更在意自己的情绪而已。”
不过,我已经在尝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虽然依旧寡言;我在努力克制自己的多愁善感,开阔心胸,提升格局,虽然偶尔还是会溢出酸酸的小情绪。
老谭跟安迪说,“生活中要加入烟火气。”
何为烟火气?
《深夜食堂》里说,食物是能量,是治愈,是珍贵,人间的味道叫做烟火气,时光是最昂贵的成本,爱是一切故事中最美的部分。
我想我的生活中烟火气还是有的。
不信,你看!
。
。
。
。
。
。
好久不见,好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