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片是关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与指导方向。
中间是孩子各阶段的成长目标,右边是各阶段中父母的角色,左边是父母的指导方向。简单明了。
作为父母,这整个过程都要研究清楚,不仅仅要清楚各阶段的目标,同样要学习如何达成目标,孩子在成长,我们的角色与变化,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新变化才能适应孩子的成长,如何更新?更新什么?
比如,0-3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成长目标是适应环境,父母的角色上图中时保姆或照顾者,为孩子的成长保障安全与舒适,如何在这个阶段保障安全与舒适?这个安全与舒适一定是身心全人的安全与舒适,那么父母做什么是指向目标的?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缺位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这里面的内涵值得学习研究与践行。于我,更多地去学习研究并传播给年轻的父母,我的孩子到已经成长到了幼儿园或小学阶段了。
同样3-7岁幼儿阶段,孩子的成长目标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界限,在这个阶段父母的重心不是带孩子跑各种兴趣班,而是在生活与游戏式学习中建立规则意识,所以这个阶段在幼儿园在家如何带领孩子,这需要我们学习并且学会选择真正能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幼儿园,当我们清晰我们要什么,选择就变得很容易,生活也会变得更简单快乐。在这里,我深有感受,6岁前慢到7岁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面孩子在学习上是很独立的。如果这个阶段的目标没有很好地完成,7岁后再成为陪写作业的父母,各种心态不好实属正常,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进入到大量学习新知需要能力飞速成长的阶段却被不良行为习惯羁绊,父母情绪管理稍不到位,亲子关系也容易破裂,孩子的压力也会很大,学习的兴趣也有被减弱的奉献。所以,我等80后或有婴幼儿的父母,好好把握好6岁前长一点7岁前的时间,这个阶段是值得投资时间和心力的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身为父母,我们要学习的很多,还有大量的课题需要深入研究学习,我愿在孩子的积极养育上深入学习并积极传播。我现在的时光大多是服务儿童(工作全是,回家还是),了解孩子助力孩子成长是我基础的工作,所以会理论联系实际分享给大家,一定是大家一听就懂,很容易实际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