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超效率手册》·加·Why-落日萧峰
【R】P69触发物
30天实验并不是唯一调节习惯的方法。触发物也可以单独使用或是连同实验的周期一起让你的日常惯例坚持下去。触发物是养成习惯的条件很高的起点。它包含两部分:信号和仪式。
信号是开始一个习惯的提示和线索。假设你想用一个触发物来开始早起的习惯,你的信号就是闹钟响的声音。其他的信号可能是一天中固定某段时间去健身房,或者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又或是你想避免的一些行为。
仪式是你做完习惯动作之后立刻需要做的事情。与晨礼不同,这些仪式需要非常短的时间(最多30-60秒)。这些短的仪式应该处罚你习惯的剩余部分行为。比如,4:00的提示一响,你就会拿起你的健身包钻进车里。这个动作一旦完成,你所联系的其余部分动作会跟着出现。
你可以通过反复联系信号和仪式里建立一个出发机制。想要早起,我会在一天中根据闹钟的响声联系起床。也许触发机制在改变习惯中不是那么必要,但如果一个习惯不能产期坚持,这个方法一定有用。
【I】重述知识
触发物可以是在习惯/任务开始前,也可以是在习惯/任务进行过程中,包含信号和仪式两部分,信号即是一种提示讯息,仪式是讯息提示后的最小行动,30-60秒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的最小行动。
联系彼得·戈尔维策在 《WOOP 思维心理学》里提到的执行意图,简而言之就是用计算机程序的if/then来执行计划,这里对触发物背后的原理进行提炼即是if /then执行意图,if 信号A then 最小行动B,讲A和B进行习惯元程序的关联,重复的运行习惯元程序,身体和大脑即会形成自动化的条件反射。
if/then,信号可以是时间、地点、场景、动作、具体的方式,设计越明确,执行效果越好。
【A1】内化知识
①成功案例:
公司规定迟到(8:30)后乐捐10元,信号是8:30未打卡,仪式是乐捐10元;
自己在培养早起习惯的时候,我的信号是用的小米手环,手机设置好早起时间,到了闹钟时间,小米手环就开始震动,这是信号,最小行动是头离开枕头做起,但早起重要的还是前一个时间序列的影响比较大,就是是否早睡;
②失败案例:
自己在做时间记录的时候,面临任务切换时就会经常忘了去及时更新时间记录,会引发一连串的时间记录空白和不连续;
【反思追问】
时间记录的时候,信号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任务切换,而是场景切换,确实任务切换时缺少信号,场景切换时对场景切换不敏感,所以就会造成if/then循环的断链,没法进行循环;
当这种信号不明显的时候是需要给自己加上信号,可以自己设置5分钟沉浸时间、25分钟番茄钟持续循环的这种方式去设置持续型的信号刺激,动作就是去做时间记录;
【A2】应用知识
1.if 时间=9:00,手机闹钟开始响,提示开始书写“每天三件事”;
2.if 时间=22:00,手机闹铃开始响,提示开始RIA拆书片段;
3.每天开始任务时,即开始用手机的倒计时功能10分钟,10分钟手机响一次,提示是否要开始做时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