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慨命运,但不会屈服。与生俱来的倔强性格让我得罪了太多的人,也让我卓尔不群生机勃勃的活着。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我乘坐牛车,千里迢迢投奔西歧,想得到重用,用学识换取认可。
来到西歧,我看到当地政治混乱不堪,统治力量极为薄弱。
土豪强取豪夺,百姓民不聊生,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我感觉总有一天这里会激发更大的动荡,可以利用危机,有所作为,实现飞黄腾达的理想,我居住下来,等待时事变化。
我没有去毛遂自荐,而是和学生一起,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住了下来,想积累当地的社会经验,熟悉人物,也思考一下以后从政的策略方法。
我们租住在城边上的一个靠近水滨的地方,每日垂钓渭水之上。
磻溪乡村是一个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的地方。人口虽然不多,但在这个烟波浩渺的地方,可以感受到人生另外的乐趣。
我熟悉钓鱼的方法,在这里采用特殊的钓法,短杆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水边居住着一些村民,其中一个叫武吉的中年樵夫,看到我用直鱼钩钓鱼的时候,大声说:“像你这样钓鱼,别说是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看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知道他是乡野之人,没有心机城府,我没有去反驳,淡淡对他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不钓鱼,要钓王与侯。”
武吉看着我,仿佛看见披头散发的山鬼,目瞪口呆,想不起来如何应对,吐了一口唾沫,不屑一顾的摇头走开。
万物都是为人而造,一切造物都在事实上证明了这一点。一切造物互相利用:牛利用草、鱼利用水、鸟利用天空、野兽利用森林。一切的造物都对良善的人有用,人在此生利用动物,也在自己的身上拯救他们。
对谋取衣食的他来说,权势权谋显然过于远了,还有这样的荒唐故事,超出了他贫瘠的想象力。
随着时间增加,武吉见怪不怪,看我没有恶意,主动和我进行交流。
他出生在这里,熟悉这里居住的所有人。偶尔一起饮酒,酒后他会不厌其烦的告诉我当地政治势力,乡村之中发生的种种怪事。我们成为了忘年之交,无话不说的亲密朋友。
在当地百姓中,我的怪异行为名声传播的很远。
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传闻年已古稀的我很有才干。斋食三日,沐浴整衣,安排人员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
一个晴朗的午后,官员和随从来到了我的家中,交付给我名帖,邀请我到宫中会面。通过和姬昌的深入交流,看出他有称霸的野心。我顺应他的意图,提供意见建议,对宫廷和处理地方事务的熟悉让我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想法。他认识到我的才能和见识,欣喜若狂,封我为相。
我辅佐文王,启动了兴邦立国的事业。国家日益昌盛,治理的井井有条。
文王驾崩之后,我继续帮助姬昌之子,也就是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最后,我被武王封于齐地。在人生起伏变幻莫测的舞台上,颠沛流离了近70年,在这个年龄开创了人生事业的新高度。
时代战乱纷争,命运给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暮年才有机会,体会政治含义,感受权力快慰。
70古稀,我已随时做好离开人世的准备,亲人远远离去,所取得的成就,夜着锦衣的生活让我无味,成功只是梦幻泡影,转眼消逝。
经历只是一个过程,人情世故、高低起伏,人需要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