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流转,银瓶乍泄,好过世间悠悠万事。白露横江,水光相接,暗淡黄州迎来东坡居士。——题记
夜色渐渐深了,掩上书卷,举头对月,时光仿佛凝住了。大难不死来黄州,转眼已三年。 三年来,每每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望窗外缺月挂疏桐,听缥缈飞鸿,孤鸣徘徊,那心怀幽恨,惊恐不已的鸣叫声,哀转久绝,令人泪湿衣衫。
十月了,天气渐冷,又是暮色降临,蜗居室内,无人言语。睡吧,梦里去寻找高山流水,梦里有云帆直挂。皎洁的月光透过门窗照进室内,书卷的字迹清晰可见,难得的好月色!这一瞬间,睡意全无,心情莫名兴奋起来:这样的月色怎可错过?和谁一同赏月才不辜负如此良夜?
当——当——当——,悠远的钟声穿越寂静而空旷的夜,来到我的耳边,轻轻敲击我的心扉,这是承天寺的钟声吧,承天寺,对,张怀民住在那里!这个名字让我顿时激动起来,换上草鞋,束紧衣衫,出了家门。 凉爽的风轻轻扬起我的衣襟,小路绵延伸向远方,伴着明亮的月色,步履轻盈地翩然前行。草间不知名的虫子们,大概是在举行音乐会吧,清脆婉转的乐音不时响起……
月下的承天寺越发肃静和幽深,就像是一位沉思的智者,默默看着世间的白与黑。推开虚掩的门,一间依旧明亮的轩窗,赫然映入眼帘,灯未熄,怀民未寝。 “子瞻兄!”没有丝毫的惊讶,见到夜半到访的我,怀民明亮的眸子里尽是欢喜。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和怀民走到院子里漫步,杜耒的诗句,他脱口而出,我懂得,同是天涯沦落人,更何况是旧时相识。
明月的清晖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从上而下,宛若一个澄澈空灵的世界,完全没有白天的喧嚣,有的只是清幽和宁静。地面如同一汪明亮的潭水,闪着清幽的亮光,仔细一看,水中居然有纵横交错的水藻和荇菜,让人想起《诗经》中那个“左右采之”在水一方的佳人了。风儿袭来,耳边传来松柏竹子轻轻晃动的刷刷声,那些“水藻荇菜”居然也跟着晃动起来……我和怀民默默无语,陶醉在这如水的月色中,疏影摇曳清丽淡雅如梦如幻。
明月夜夜有,松竹处处见,但是当下,此时此刻的寂静欢喜,却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吗?
上有万斛月色洒尘世,下有知己相伴听松竹。寒风无情催飞雪,黄州有意慰“闲人”。
心念至此,明月在心,清风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