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小学陆续开学,管理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个个神经紧绷,唯恐点滴差池……层层都在强调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人人都明白疫情期间及开学后面临的变压力为动力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学生变成困扰与问题!面对学生心理问题,身处其中的班主任、老师、家长内心如焚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身处其中的学生在习性、惯性的作用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今天,5月19日,在县教研室组织的岗位练兵县级竞赛活动中,宜良一中心理老师周萍的一节《做情绪的主人》参赛课,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心理辅导站部分老师和宜良二中初一初二年级班主任也到现场进行了学习观摩和课后研讨。我们认识到,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认真落实补救性、矫正性心理咨询辅导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心理主题班会这种普惠心灵的发展性、预防性教育。520,我爱你,心理主题班会才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珍爱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礼物!
如何上好心理主题班会课?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一、认识几个概念
(一)主题班会课。
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形式有专题讨论会、报告会、演讲会、茶话会、故事会、文艺表演会、游戏活动、参观访问、主题会等。
(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是以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学生个体发展取向为主导,通过班级中的合作互动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自我探索、体验与感悟,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获得自主能力,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促进自身健康人格形成的团体辅导课程。
(三)心理主题班会课。
心理班会又可称为心理辅导班会或心理主题班会,顾名思义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
1.心理主题班会课与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区别与联系。
(1)相同点: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不同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内容较为宽泛,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矫正性皆可,根据本班学生需要,或根据本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内容具有系统性、现实性、发展性特点。心理主题班会课更为关注解决本班学生现实的或可能会发生的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根据本班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或者可能出现的不良苗头,所以补救性、矫正性是一个重要特点,内容更有现实性和发展性。
2.心理主题班会与主题班会的区别与联系。
一是目的不同。心理主题班会和主题班会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主题班会的目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即让学生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其重点在帮助;而主题班会活动的目的是按照社会的要求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重点在教育。二是内容不同。心理主题班会和主题班会内容有交叉,但也各有侧重。主题班会主要内容为解决班集体的建设问题,如班风班纪、班级形象、达标创优、维护集体利益等,或者是组织一些有时代色彩、政治意义的主题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内容围绕着学生共同关心的自身成长问题,多为个体的人格发展、社会适应、心理成长方面的主题,如认识自我、调节不良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如何学习等等。三是方法不同。主题班会主要采用讲故事、讨论、专题报告、成果汇报、才能展示、经验交流等方法;心理主题班会要求教师运用“倾听”、“关注”、“理解”、“同感”、“回馈”、“重述”、“引导”、“面质”、“具体化”及“行为训练”等辅导技巧与辅导艺术。主题班会往往是把具体的方法教给学生;而心理辅导则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学会应对的方法。四是教师的角色不同。主题班会教师往往是幕后导演或前台主持;而心理主题班会的教师则更多像一个帮助者和协助者,是学生的朋友、参谋甚或是“同伙”,在活动中和学生一样,也可以敞开自己的心灵,学生是完全处于开放状态的,是和教师平等对话的,是可以自由表达个人内心感受的。五是原则不同。主题班会虽然也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涉及的主题一般都有正确、错误之分,通过主题班会教师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观点,和学生分析探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而心理主题班会的主体性则强调多样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教师不能把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教师不能替学生作价值判断,而是要用鼓励性、商量性的语气让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二、上好心理主题班会课应该注意的
1.主题的选取。
(1)班主任根据需要确定;
(2)师生现场征询确定。
2.课型方式(辅导方式)。
(1)结构式课型
活动体验式(情景陶冶式)、问题探究式(引导发现式)、辩论式、学习创造式、心理剧表演、演讲式、讲座式(传递接受式)
(2)非结构式课型
根据需要,随机应变。
3.座位方式。
梯田式、小组式、圆桌式、大圆圈式、随地坐式……
问题:没有桌子可以吗?
4.注意事项。
(1)对教师的要求。
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团体心理辅导中师生关系的定位,与新课程要求的师生关系定位没有本质的冲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辅导关系,“关系为本,技术为末”、“良好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说明了辅导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辅导教师要始终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是教师角色的定位: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应定位于“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参与者”的角色中,辅导教师应把握自己的角色,既要防止不敢参与走到边缘化境地使辅导无序,又要防止以操控者、教导者自居走向讲座式、灌输式使辅导减效。设计者--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由辅导教师针对需要设计;组织者--团体辅导的开展、实施、推进由辅导教师组织和把握;引导者--辅导进程中深入探讨、流程转换由辅导教师引导;启发者--遇到难以突破的关键点,辅导教师多角度启发或提供信息,有利于学生认知达成新的飞跃;参与者--辅导教师也是团体活动中的一员,辅导教师应该尽最大可能为学生自我探索、相互启发创设平台,当学生讨论陷入僵局或提供信息不全面时,辅导教师有权利作为学习的一员以协商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征求群体参考借鉴。
三是辅导技术的掌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及通过团体动力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是时间的恒定性,二是内容的有限性。因此辅导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辅导任务,一要熟练把握辅导流程,适时引入下一流程。二要重视现场生成资源的运用和即时性问题的探讨,如果现场资源或问题与本节辅导关系密切,又能在一定时间内处理,打破预设也是值得的;如果现场问题是学生密切关注但又没有时间在本节课完成的,应引导学生作为下一次辅导探讨的主题暂时搁置,涉及到个别学生的问题应课后及时约见辅导。三要明确不要追求完美,一节辅导课不可能解决所有心理辅导问题,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成长是一个过程,系列化的辅导才能达到学生的逐步成长,何况辅导教师不追求完美的态度本身就具有示范作用。四要关注全体学生,切忌一节课的焦点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五要始终坚持成长的自我实现和知识的自主建构,学生问题来源于学生,如何解决也来源于学生,辅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和参与者,任何代替别人决断的行为都是抑制学生自我成长的大忌。为此,辅导教师在开展辅导工作之前,都要接受辅导模式的培训和团体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的培训。
四是评价技术的把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进行还与适时的评价有关,在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三不”、“三多”的评价原则。“三不”即不指导、不指责、不评价。“不指导”就是学生问题交由学生自我探索、相互讨论,在团体中解决。“不指责”就是允许学生出错。“不评价”不是放弃评价,而是不作过度评价,学生发表个人意见不作“你的意见最好”、“你是最聪明的”等过度评价,建议多用中性评价,如:“你的意见很有独创性”、“你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你的看法有自己的道理”等。过度评价易造成对其他学生或当事人继续交流的抑制。“三多”即多引导、多启发、多鼓励。辅导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当学生发言有错、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辅导教师要善于把问题交给学生群体,通过团体动力、集体智慧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参与者,适时提供自己的意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团体的力量,不断增强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自救的责任意识。
(2)对学生的要求 。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既有有趣的故事、游戏、活动,也有自我探索、相互学习的理性交流,因此活动规则有必要预先告知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参加团体辅导要遵守团体规则(规则由辅导教师组织学生制定,共同认可通过):一要守时,不得随意缺旷、迟到、早退;二要积极主动参与,团体是大家的,成长靠大家参与;三要态度真诚,对人、对己真诚相待,只有你的真诚才能换来别人的真诚;四要杜绝伤害别的同学事件发生,不得指责他人、出口伤人或给同学取绰号;五要学会保密,对辅导过程中听到其他同学的一些隐私不得在课外传播,以免伤害同学;六要预防强加于人,个人观点可以交流给别人参考,不得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3)教学环境的要求 。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不属于学科课,因此在场地设施上有很大的开放性。根据辅导内容需要,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以有桌子,也可以无桌子;椅子可以摆成大、小圆圈,也可以摆成大、小方框。根据条件和需要,有多媒体的学校可以设计课件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没有多媒体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其它媒体或故事、游戏、活动来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5.作为参赛课还应该注意的。
参赛课现实特点:(1)学生不熟悉,控场难度大;(2)竞赛的展示性与观赏性,内容新颖、效果明显、亮点突出考验;(3)竞赛标准的限制。
所以,应该考虑因素:
(1)热身活动。
(2)活动控制。
(3)课堂生成事件处理(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案设计为本)。
(4)及时结束(按时下课,规则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