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希望》读书录音感受2020.9.9
这次猎鹰号,学习内容之一,是阅读《尊重与希望》这本书的部分章节。借机会,我把这本书全部读完,并且在喜马拉雅全部按章节录成了音频,共112集。
到昨晚,在喜马拉雅读书录音频完成《尊重与希望》这本书。全书开始读是从2050年8月20号开始的,到今天9月9日,正好20天时间。不算快,也不算太慢。线下边上班,线上边带班和学习,这速度,还可以吧?
全书共15章,418页。
现在回顾,也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的。一件事,只要你去做,就会有做完的时候。你总是等着“等什么什么时候了,我再……”那就永远不会开始,也就永远不会有结果。
烂开始,好结尾,想到了就去做。我首先放低要求:声音不必太好听,感情不必太浓,文字不必打上去(因为这样会很慢,至少需要读两遍,还需要修改),不必在意别人听到有什么好评或差评。
我只负责把文字书变成自己读出来的有声书,自己再想听随时方便回听。这样就可以了。别人听不听,不用太在意。于是,我就开始了,并且在这期猎鹰号结束前完成了。
目录
1、范式转移的代表/002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兴起与咨询学
2、尊重的赋能/026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人性观与专业价值
3、合作理解的基础/054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咨询关系
4、合作对话的重要元素/078
建构解决之道的晤谈阶段
5、从梦想到现实/108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目标架构
6、生命的亮光/136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例外架构
7、身后一步的引导/164
未知态度问句的使用
8、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192
正向开场的诚挚邀请
9、创造改变的动能/222
赞美的充分运用
10、拾起散落的的光亮/250
一般化与重新建构的精髓掌握
11、注入希望的仙女棒/274
奇迹问句的使用
12、承受生命的智慧/300
应对问句的滋养
13、扩大与转移知觉的宝器/326
评量问句与关系问句的应用
14、画龙点睛的提醒与强化/358
晤谈总结反馈
15、改变的推进/382
滚雪球的效应
参考文献/410
之所以把目录放在这里,就是因为整本书的框架就在目录里。
这是我看这本书的第一遍,也是读书录音的第一遍。还有很多内容,未来需要反复回听、阅读和揣摩。此时我不断的回想起去年冬天12.3打榜前、猎鹰号第一年第三次分舱,我在李石花督导舱里,她曾经在舱里对我们说的话:“我去翻书,整不了你俩了呢。”
我深深的感受到:“书里有黄金”这句话的含义。在我续航私聊期间,我觉得该说的话都说到了,对方也需要继续学习,为什么却“止步于公益营结束,正式航线门外”?
我感受到,一个人处于“深沟里”拼命想出来,公益营拼命的“抓挠你”,一旦需要付费学习,却借上三条腿,跑的比兔子还快。要么文字信息不回、语音电话不接,咱们有回复与通话,却会找出各种理由望而却步。
我觉得,实际上确实是能量太低、对自己没有坚持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一些孩子抑郁症或躁郁症的,家长都是希望孩子自己来学习,要么反复要求小班跟孩子一对一,或者想给孩子找心理咨询师。很少原因自己首先来学习。
常常想起船长那句话:“泥地上捞人不是那么容易的。”每一次续航期间,船长的这句话和花姐的那句话,都反复、强烈的回荡在我的脑海。在续航累的就想休息就想睡觉却无法睡着的时候,我就去读书,就去录音。
一方面为那些经受各种痛苦折磨的灵魂而心疼和难过,一方面为经受痛苦拼命想出来却在付费课门外望而却步的“软弱无力,而“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我想,正应了那句话:“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他们心理上的接受和决定改变的“花期”还没到,那就允许他们“继续承受老天的磨练”吧!
这是我这次读书录音,续航,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在每一章的各种交流方式、相处方式、对待方式、提问方式等吸收的精华,也是每一章结尾都有那个典型对话案例和咨询师反思给我最深的印象与感受。
我还有很多“不会说话”之处,虽然我能觉察船员的需要、心态、能量高低和他们的出尔反尔,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不自知、能量低、不自信。
基本都可以归结到这几点上。以往我是很不容易接受船员应该学习、需要学习却不缴费续航的,但是这次因为我读书了,我觉得我接纳了自己的目前的影响力不够,接纳了对方不能完全接收我发出的信号。
《尊重与希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这本书,无论是心理学主班,还是家长自己或者孩子有问题的,或者是关心教育希望孩子顺利、健康成长的,都值得去好好阅读和用心听听音频。里面的观点、行动、语言表达、心态等,从“知、情、意”都是非常有指导价值的!
在看书、听书的过程中,不断联想和反思:我是怎么做的?越是联想与反思,越会成长和进步。心态也会越平和。因为你不但更懂得自己了,你也更懂得别人了。虽然,这不会影响我去继续助人自助。
前天晚上,有一位“线下也在学习心理学”的人跟我语音了6个多小时,从晚上九点多到凌晨三点多;昨晚,有一位父母脑梗?弟弟车祸重伤、叔叔前几天从房顶摔下过几天身故、自己抑郁症的人,半夜要死要活,给我拉语音电话哭诉要自杀,七、八十分钟后,心态舒服的跟我说“谢谢你,再见!”
这次教资体验公益营和焦虑营经手的案例,在另一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