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科学生涯 (Science Careers) 杂志编辑吉姆・奥斯丁(Jim Austin) 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鼓励科学家转行写作。他说,科学家已经具备了阅读和理解科学文献的能力,至于写作嘛,大家都多少会一点。全职作家不仅工作时间自由,又能兼顾生活与家庭,还不受地域限制,多好!
听起来不靠谱——你的直觉没错。
这只是开篇的小幽默,奥斯丁在后续文章中明白指出科学写作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般容易,正如其他写作类别一样,科学写作也需要长期磨练,需要专注、决心、勇气、甚至天份,而且竞争激烈。对于受过科学训练的人来说,门槛也许稍低一些,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弄懂要写的内容,并且能独立进行科学项目的调研。尽管如此,写作者仍然需要持续研读最新论文,参与学术研讨会,不断自我训练,跟上科技发展最前沿的脚步。
当然,以上严格标准是针对以科学写作为职业目标者,一般科学随笔,科普短文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有兴趣,并且掌握基本原则,中学生就可以开始练习写了。
写作是付诸文字的思维。只要你想得清楚,就能写得清楚。——威廉・津瑟
从最简单的练习开始,描述一样家电用品如何运作,经由写下来的过程,把已经知道的整团概念整理成清晰的逻辑演绎。中途如果遇到模糊不清的部分,可以翻阅电器说明书,或者问人,或者上网查,务必弄清楚了再继续写。尽量采用线性叙述,一句接着一句,每一句都往前拓展一步,一路走下去,再复杂的电器也难不倒你。
习惯创意文学的人,要特别留意避免写出雕饰华丽的句子或晦涩的隐喻,虚实交错会扰乱读者的理解过程,直接而浅白则有助于专注。反覆练习,直到你能自然运用这种笔法,即可进入下一阶段——科学散文。
在这之前我想先谈谈“目标读者”分析。为了抓准内容的难度与风格,下笔之前要先揣摩不同年龄、教育程度者吸收知识的能力,如果目标读者是普罗大众,难度可以设定在高中三年级左右。
初写者常常把读者想像成不懂事的小孩,而不经意用上高姿态说话,这种语气很容易令人感到厌烦,谁喜欢听长辈说个没完呢?不论内容如何简化,千万不可以轻视读者,要把他们预设为跟你一样拥有聪明而好奇的心灵,如此写来才能真诚而有趣。
现在,你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一篇科学散文。
散文与论文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学性,学术论文发展至今已经形成照本宣科的固定格式,过度简化甚至省略中间的摸索历程,以致于许多重要讯息无法被呈现出来,使读者误以为从提问、假设、实验到得出结果的方向总是必然,而失去判断的客观性。
巧的是那些被舍弃的细节恰恰是科普作家最感兴趣的部分——错误、纠结、困境与挣扎,所揭示的是科学真相在复杂世界中更完整的脉络。因此高明的科普文章有时候比正式论文更有价值,毕竟真实世界本来就是一张张交织的网。
再大的知识,都得从一个狭窄的事实写起,不要第一句话就把人赶跑。这个狭窄的事实必定是读者已经知道的,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现象或体验,最好跟人有关,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另一个人,这么一来就有了说故事的元素,以推动故事前进的技巧把整个来龙去脉铺展开来。
美国医学作家柏顿・卢薛 (Berton Rouech) 就擅长以侦探小说的手法写艰深的医学知识,他的故事通常从某个人患了不知名的病开始,循线追踪神秘病因,最终真相大白。看看其中一篇的开头:
“1944年9月25日,星期一早上大约8点钟,一位衣衫褴褛、漫无目的的好人倒在了哈德逊车站附近的人行道上。一定有很多人注意到了他,但他独自躺在那里好几分钟,神智不清。他由于腹部痉挛而蜷缩者身子,痛苦地发出呕吐声。之后一名警察出现了。若不是弯腰仔细打量这位老人,警察还以为意碰上一个醉汉。大早上在这个区域遇见醉倒的离浪汉是常事。但是他这个想法并没有持续多。这位老人的鼻子、嘴唇、耳朵还有手指都呈现出一种天蓝色。”——摘录自《医学神探・十一个蓝人》
一个寻常的日子,出现一件不寻常的事——变成蓝色的人,卢薛运用叙事的“悬疑性”技巧,在文章一开始就紧紧吸引住读者,之后故事要再讲下去,已经不是难事了。
另外有些作家习惯以第一人称描述,亲自参与其中,例如科学记者乔许.佛尔 (Joshua Foer)几年前写的那本《记忆人人hold得住》,即以他自己参加记忆大赛夺得冠军的真实故事为主轴,带领读者探究人类大脑的记忆之谜。
许多精神医学方面的科普著作都以亲身经历写成,像是英国作家大卫·亚当 (David Adam) 《停不下来的人 : 强迫症自救指南》、美国作家史考特.史塔索(Scott Stossel)《我的焦虑岁月》等,两本故事的精彩程度都不输小说。(我曾经怀疑自己有强迫症和焦虑症,读完之后豁然开朗,比起这两位杰出作家,我的症状太轻微了,他们都能把人生过得精彩,我还怕什么呢。如果你也有相同烦恼,不妨试试。)
写亲身经历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是不能放任自己的情感,要有所节制,维持理性风度。人的回忆会随时间而扭曲,有些忽略了、有些放大了、有些甚至记错,以第一人称写作尤其容易被影响,所以需要谨慎评估记忆材料的忠实性。
“我试着讲述能让人们从甲地到乙地的故事,我不是指故事要有头有尾,而是指让他们可以了解某个主题。“ ——乔许.佛尔 (Joshua Foer)
即使单篇散文,也要帮助读者在认知上前进,哪怕只是一小步,这是科学写作最重要的任务。当甲地到乙地所跨越的距离遥远时,作者需要调度更多资源,首先面临的就是大量文献。目前科学界最普及的语言仍是英语,最新的研究报告都是用英语写成的,科学作家必须能独立阅读英文,甚至以英文说、写,才能顺利展开调研工作。就拿我写这篇小文章为例,如果只看中文,那材料真是太少了。
阅读文献之外,长篇著作也经常涉及访谈,或与相关机构的联系,这些工作都必须在写作之前规划妥当。资料收集得越丰富,写作时越能更好地发挥,然而时间和预算都有限制,不能无止尽发散,从收集资料到内容撰写都要收敛范围,一方面节省精力,另方面则有助于聚焦主题,把那些互抢风头的精彩片段留给下一本书吧!
当你终于进入科学写作的疆界,正从山脚下一路摸索往上爬,也许你会想看看这片土地的历史全景,在连绵起伏的地势中寻找前人留下的山峰与低谷。
科学予人的直觉是创新与未来,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以为科学写作是属于现代世界的活动,事实上这是一派历时悠久,高度成熟的文体。最早可以追朔至西元前三世纪的希腊文化,当时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还不多,科学著作的目标读者是所有识字的人——也没几个,换句话说,只要能识字,就能读懂欧几里得所写的《几何原本》,不需要特别去普及。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在启蒙运动的核心之地伦敦成立,当时人类所累积的科学知识已经非常丰富,尽管如此,学会里那些聪明人还是有办法理解有关自然万物的“所有”知识,他们包括罗伯特・波义耳 (Robert Boyle)、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为了帮助他们彼此交流,皇家学会鼓励科学家将研究结果以较为浅显易懂的方式写出来,发表于学会期刊 (这份期刊一直延续至今)。科学写作在这一阶段的普及目标是所有受过训练的科学家,不分领域。
二次大战前后,美国主流杂志开始出现以描述自然或科学内容为主体的散文,瑞秋.卡森 (Rachel Louise Carson) 的第一本书《海风之下》出版于1941年,以极富文学技巧的叙事风格描写海洋生物活动。而后在美国新新闻潮流影响下,科学写作逐渐向报导文学靠近,积极关注社会议题,甚至影响经济与政治决策,卡森的最后著作《寂静的春天》亦为代表作品之一。
十九世纪末,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Jean-Henri Casimir Fabre) 前后耗费四十多年写出巨作《昆虫记》,一共十册,直到今天都还是科普类的畅销书,启发无数人对自然与昆虫的热爱。 (建议先读第五册:螳螂的爱情,看看母螳螂如何在完成人生大事后一口吃掉公螳螂。)
来到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人类所发现的科学知识已如宇宙般浩瀚,再聪明的人也难以一己之力悠游其中,我们比任何时代都需要优秀的科普作家来为我们转述、解读万物。此外,教育的普及也让人们更习惯、也更期望以科学的视野观看世界,我们想知道大脑如何运作影响情绪,病毒感染的机制是什么,气候变迁的原因和后果。
科学触角已经进入几乎所有非虚构主题,不论你写什么,都无法避免引用科学知识,采用科学逻辑与方法进行推论,科学已经成为所有非虚构作者必备的素养。
延伸阅读:
瑞秋.卡森 《海风之下》
法布尔《昆虫记》
柏顿・卢薛《医学神探》
大卫·亚当《停不下来的人 : 强迫症自救指南》
史考特.史塔索《我的焦虑岁月》
乔许.佛尔《记忆人人hold得住》
参考资料:
威廉・津瑟《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
Deborah B., Mary K., Robin M. H.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 Field Guide for Science Writ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5.
Jim Austin "Science Writing and Editing" Science, 2011.
Ian T. "Science writing: how do you make complex issues accessible and readable?" The Guardian, 2012.
llana Y. "From the Editor: 83.1 Evolution of Science Writing." Yale Scientific Magazine,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