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木钉
最近一段,停笔,不再急赤白脸地日更,也不再有个灵感就赶紧扩充成文。不再纠结于今天码了多少字……
一个急刹车,开始看书,开始自省,让自己的念头慢下来,心沉下来。
说起来,这样的急刹车并不容易。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像我这种四无青年,更是安全感匮乏,急于求成。
我渴望着生活有一个有力的经济支撑,我把身边所有的资源收集起来,想看看自己值几个钱,我想在一个尴尬的年龄尽快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想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社会里站稳脚跟。
写作就像是我的一根救命稻草,我终于遇见他,也终于找回自己。我对他灌注了太多的期待。我巴望着这份钟爱能带给我精神上欢愉的同时,还要有实实在在的收入。
我着急了,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见到课程就报,见到约稿就写。在确定方向,欣喜了一小段之后,又着实焦虑了一阵子。
就像舒明月说自己的话“不知道青年一个狗的路在何方。”
我订阅的课程开始堆积,总是无法及时跟进,我的脑子开始停滞,无法全心投入,也无法全部吸收。我频繁投稿,却篇篇石沉大海。我写的文章,越来越无法感动自己,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却又说不清楚。
迷茫之时,开始续读那本读了一半的《大师们的写作课》,直到念到最后那一部分,关于四有文章的解析。我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丢了什么。
四有文章的“四有”分别是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 有趣:最好将读者视为情人,才有趣得起来。- 有用:互动式写作,对读者有用,而非纯自恋式写作。- 有料:有真实的见闻经历,有独属于你的新鲜的细节。- 有力:分为审美的力度和情感的力度。美打动人心,创造美的技艺可以学习。强烈的情感是写作者的宝库。
打动我的是最后那句:强烈的情感是写作者的宝库。
在找到定位之后,我写了几篇文章都热衷于分析一个心理现象,或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辩论,佐证。在逻辑层面,我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我以为分析问题要抛开个人情感,客观去分析。所以我隐蔽了自己的情感,只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马达一样转动不停。
虽说,那几篇文阅读量和点赞数都还不错。但是我却不愿回看,觉得干巴无趣,不能打动自己。我渐渐发现似乎我掌握了写此类文的套路,却都是没有感情的旁白,淡的像白开水,透彻却无味。
我记起前段日子,收拾抽屉,翻出高中时候的周记,30岁的我被17岁的我果断圈粉。
高中时代,诸多压力苦楚,还有百转千回的单相思缠绕。那些愁绪反而成就了一篇又一篇感人至深的小文,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一个少年忧郁的眉眼,一个孩子火热的赤诚……绝望到底的伤悲,或者明媚阳光的温暖……
即使诸多文字都看起来浅薄、幼稚,但是那种情感上的震动,隔了十几年,透过泛黄的扉页依然能直达我心。
苟且多年,我早已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大人。这样理智的一个我无法再写出那样感人至深的文字,即使我已经写作一年,但是因为无法与自己的心时刻保持链接,文章总显乏味。
这便是情感的魅力,一篇文,注入我们心间的情,才会变得有温度,才会链接起作者与读者。给人心头留下久久不散去的余味。
舒明月在书中说:“人们总喜欢看情感充沛,酣畅淋漓的文章。千万不要觉得写文章必须理性客观中立,认为暴露强烈的情感是不对的,很多人习惯写文章的时候隐藏自己。
但其实,强烈的情感是写作的资源库,绝不是丢人的需要掩盖的事。”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学会了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我们不再是那个懵懂少年,冒着傻气犯着二,我们不再一股脑表达出自己,总是留有余地。
越来越多关于情商的话题都在说着:切忌交浅言深。我们终于不再是那样的傻孩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伤痛和挫折之后,我们学会了怎么去交流,怎么保护自己。
只是这保护啊,有时候过了头,就看不到真诚。这样的交往看起来没毛病,但是也没意思。
写文章同样,我们每一个写作者,都在对着读者倾诉。如果我们板起脸来高深莫测,文字也就透着冰冷,如果我们扭捏作态,文章就像凑字数,读者也都感受得到。
就是这么神奇,字里行间都能看到写作者的模样,是个欢欣雀跃的小妞?还是个正经八百的教导主任?亦或者是邻家温柔的大姐姐?看一个人的文章,往往能认识一个人。
而,写作亦是一种社交。你究竟要拿出自己的哪一面与读者交流?
千人千模样,我想最基本的还是真诚二字。我们学会了好多的技能,套路,办法……唯独情感学不来,这就像是功夫里最高的境界,不是仅凭练习就能得到的。
表露强烈的情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自己本来的模样就是值得被爱的,被允许的。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让文字四平八稳地落地。为什么不敢就让他们肆意飞扬,每一个字都带着你饱满的情?
再往深了看,是否我们不敢做那个真实的自己,怀揣太多的担心和恐惧,才会让这文舒展不开,让这生命荡不起波澜?
我常常扪心自问,究竟为什么我会这样,究竟为什么我会焦虑,会着急,会急着用收入去证明自己?
在这样不断的发问里,我发现写作于我最重要的真的不是钱,能每天写一些字,不断疗愈自己,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已经非常幸福。即使永远没有收入,我也不会放弃写作。
“真实的自己是不被爱的”这个怪圈却不停拉我进去,一进去,我就想通过一些世俗标准来证明自己其实很好。钱是最有力的证明方式,于是我开始追逐。追着追着又忘了初心,忘了自己……如此,循环往复。
而没有了自己的文章其实是空心的,背驰了初心,那份想要的收入也会远离。我总归还是不想去博人眼球写违背初衷的字,做个追名逐利的写手。
不再盲目报名各种课程,不再列一大堆书单,功利地去读,不再着急码字,不再取悦谁,沉淀下来,静静看看自己,相信,静定生慧。
写作的路,也许要用一生丈量吧。我愿意用这一个一个的方块字,成就一个越来越清亮的自己,成就一个又一个充满希冀的明天。
在去往彼岸的路途中,一定有比抵达目的地更重要的风景,人生也像这旅程。“你一定要努力,但是千万别着急。”这句话竟是这么的好。因为这一路的风景本身就是滋养,是另一种收入。